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浙版“乡愁的味道”搭上高铁专列,欢迎打卡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2-11-16

 

传说徐福第一次浮海东渡,因风大浪急,船靠泊在浙江舟山岱山本岛北部的鹿栏晴沙下,将发霉变质的山东大花生全部倾倒埋在细腻偏硬的沙土下。

9年后,徐福第二次东渡再经鹿栏晴沙时,发现长出了籽粒小巧的沙地花生,仁儿长得像珍珠豆,而且个个颗粒饱满,徐福就称它为“沙洋小藤花生”。

流传至今的岱山沙洋晒生,如今已经成为地理标志农产品。

 

 2c76-21192e883e5649663b38cc57950e67ff.png

“可以说,每一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历史传说,或记载于各类历史文献,或存在于当地居民的口口相传。”昨天,在“浙江省地理标志农产品高铁品牌列车发车仪式”上,省农业农村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这样对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说。

1112日,由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省农产品绿色发展中心承办的浙江省地理标志农产品高铁品牌列车发车仪式在杭州火车东站举办,专列推介我省1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别是金华两头乌猪、建德苞茶、海盐葡萄、姚庄黄桃、莫干黄芽、长兴漾荡河蟹、平水日铸茶、箬阳龙珍、衢州玉露茶、江山猕猴桃、岱山沙洋晒生、三门血蚶、遂昌三叶青、遂昌土蜂蜜、遂昌龙谷茶和龙泉金观音。

 

8e1a-7cd9a241ee18c9ed2e6af5554a3d157a.png 

发车当日,浙江省地理标志农产品G7402G7598两趟列车,从杭州出发沿线途经长三角多个城市后,抵达安徽省。

今后的一年时间里,这两列浙江地标专列还将开往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借助高铁这一“移动长廊”,有特色、有文化、有故事的浙江地理标志农产品得以充分展示在车厢内的各个场景,全国各地乘客能够近距离了解“浙江乡愁美味”。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154个,绿色食品2757个,新增速度连年全国第一,三年实现总量翻一番,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全省累计建设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42个,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4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授权主体达到2008家,平均每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授权主体13家,已涵盖我省十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其中安吉白茶授权主体最多,有276家,充分彰显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集体属性。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