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实施“1366”工程 助力特色现代化农业发展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2-10-27

 

近日,《杭州市萧山区加快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新标杆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根据《意见》,我区将以科技强农和机械强农为抓手,以产业联合、农民合作为依托,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确保萧山农业现代化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意见》提出,实施1366”工程,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探索一条具有萧山特色、时代特征、都市特点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为萧山打造全域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示范样板提供坚实的乡村产业基础。

1”即围绕“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总目标,“3”即构建“东部现代精品农业示范区、中部农产品精深加工引领区、南部三产融合发展标杆区”三大乡村共富产业格局,“6”即实现“产业质效、双强赋能、三产融合、主体培育、品牌打造、改革增效”六大突破,第二个“6”即推动六个“高效”跨越发展。

围绕构建三大乡村共富产业格局,萧山南部将打造为三产融合发展标杆区。该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生态资源丰富,但相对东部围垦的连片化,布局较为碎片化,三产融合是其发展的关键。通过推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拓展“两山理论”转化通道,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农业和农村共生发展。《意见》要求,到2025年,全区发展采摘、研学、文旅等特色主题的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园10个;打造一批生态、人本、康养特色主题民宿农家乐,争创三星级农家乐20家、四星级农家乐10家、五星级农家乐5家。

充分发挥农业“双强”的引擎优势,强势驱动生产方式的高效转型。我区将以科技强农和机械强农为抓手,以提升现代农业技术和数字技术推广为重点,推进农机装备现代化和智慧农业发展。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以农业“双强” 行动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大脑建设为抓手,分类推进农业数字化场景、“机器换人”等项目建设。具体包括:到2025年,建设省级农机示范基地(中心)20个;争创畜牧、水产等2个省级特色产业和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先行区;努力争创全国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和畜牧规模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在蔬菜、水稻等主导产业建设产业大脑3个;建设综合示范性数字农业工厂2个,围绕优势产业培育数字化基地8个。

《意见》明确了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力争到202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机械化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达到全省一流水平,农林牧渔增加值年均增幅1.5%以上,农业现代化进程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全市领先。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