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打造“金招牌” 端稳“金饭碗”
9月30日,社员们在图木舒克市绿糖心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分拣冬枣。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美玲 摄
农业品牌创建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抓手,品牌化是兵团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未来农业的新常态。近年来,兵团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集中力量把主导产业品牌做大、把优势企业品牌做强、把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做响。
在品牌强农战略的推动下,一大批特色鲜明、质量过硬、信誉可靠的农业品牌脱颖而出;一批优质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不断提升,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助推器”和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兵团有23个农业品牌进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垦品牌目录》,38个品牌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98个品牌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兵团生产的棉花、鲜食水果、番茄、薰衣草及其制品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农业品牌是如何打造的,兵团又是如何依托地理标志品牌打造优质产品,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让我们一起走近新农乳业、“图木舒克冬枣”和“北屯瓜子”,了解这些优质品牌的蝶变之旅。
让更多人喝上优质放心奶
家住一师阿拉尔市的李艳霞,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买一箱‘新农’牛奶,这已经成了她的生活习惯。“这个品牌的牛奶口感纯正,奶味儿浓郁,我和孩子们都喜欢喝。”李艳霞说。作为一师阿拉尔市的本土乳业品牌,深入人心的不仅仅是那浓郁的口感,更是家乡的一个亲切符号。
天山南坡,托木尔峰冰川带牧场,吃饱喝足的奶牛们悠闲踱步,享受午后惬意的阳光。
“奶牛的生长环境对奶质和产量的影响很大,优质的外界环境是决定牛奶品质的重要因素。”新农乳业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孟海龙说,公司将牧场建在了远离城市和污染的高原冰川带,科学的饲喂配方和养殖技术,保障了原料奶的高营养成分。
在新农乳业液奶车间里,纵横交错的管道几乎布满了整个车间,高耸的罐体整齐地排列着。新鲜的牛奶通过管道输送给质检和灌装车间,再通过机械臂等对牛奶进行转运、抽检、灌装、装箱……
孟海龙对记者说,整个加工过程坚持自动化、智能化。牛奶的处理利用中央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各个工序全程监控和系统操作;引进了瑞士利乐包装生产线,从鲜奶挤出到加工为成品不超过4小时。公司积极引进自动包装设备,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降低了人工成本,有效提高了产品产能,同时也提高了产品质量。
“早在2008年,公司就已经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并已连续11年通过了兵团环科所复审。2012年,‘新农’品牌被评为‘新疆农业名牌’。”孟海龙对记者说道。今年1月,公司旗下“新农”和“爱自然”两个品牌顺利荣获国家级“五星品牌”认证,这是中国品牌评价体系的最高评价。
农业企业的品牌魅力离不开品质的护航。作为兵团本土乳业品牌,新农乳业公司生鲜乳每批次原料奶需经过35项检测,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54个,成品出厂检测项目28项。
“好品质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孟海龙说。优质的奶源基地和先进的生产加工过程最终保证了产品品质。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近年来,先后从华中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和塔里木大学等高等院校招聘技术人才,充实技术团队,在饲草品质、奶牛养殖、乳酸菌种、营养配方四大环节进行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该公司研制生产的有机纯牛奶、时尚乳饮奶啤、牛啤、小草莓、小芝士、燕麦代餐、原生有机酸奶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更多人喝上优质放心的牛奶。”孟海龙说道。今年以来,新农乳业公司进一步开拓网络营销渠道,浙江、广东、山东、安徽、重庆、成都等省市已有40余家经销商加入,开设旗舰店30余家。
小小冬枣成致富“金果子”
“靠着政府搭台,小小冬枣走进了各大展会,见了大世面;凭借着严格的标准化生产规程,冬枣收获了各地客商的青睐,订单不断。”三师五〇团职工刘社德说,种植冬枣7个年头,收益一年比一年好。
2021年,刘社德种植的冬枣有了专属名称——“图木舒克冬枣”。这一年,“图木舒克冬枣”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了地理标志商标。
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特殊的水土气候条件,造就了三师冬枣多糖、维生素含量高等特点,形成了干物质富聚的“绿糖芯”。
三师图木舒克市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冬枣产业,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商标在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多部门联动,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成功注册“图木舒克冬枣”地理标志商标,实现了新的突破。
刘社德还记得刚种植冬枣那几年,栽种面积小,产品没有什么知名度,加上靠天吃饭的问题,种植收益低。去年以来,随着“图木舒克冬枣”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品牌效应凸显,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攀升。
“‘图木舒克冬枣’在贴上地理标志商标后,在市场上较普通冬枣销售价格翻了一倍。如今,‘图木舒克冬枣’品牌价值达1亿元。”图木舒克市绿糖心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张有成介绍说,两年间,鲜食冬枣市场价格平均每公斤上涨了12.5%,累计带动约200户社员增收1500万元,解决就业600余人。
“小小一颗冬枣不仅让职工的腰包鼓了起来,还为农业转型、产业集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张有成说。
只要产业路子对头,职工群众致富就不发愁。小小冬枣让刘社德尝到了甜头,成为他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有了知名度,销路不再愁,刘社德种植冬枣树的劲头更足。每年3月底开始,刘社德和妻子就一头扎进果园里,一遍遍给枣树抹芽。
“冬枣树和别的枣树不一样,需要更精细的管理,抹芽不及时,长出的嫩枝就会跟果子争营养。”刘社德对记者说。3月到8月,他和妻子几乎天天泡在果园里,20亩枣园至少抹芽5遍,除了抹芽还要浇水、施肥、化控等。“这些都是严格按照合作社的标准进行的。”刘社德说。
刘社德说:“合作社让我们种植没有后顾之忧,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冬枣销售到了北上广,收入一年比一年好,我们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用心生产每一粒瓜子
金秋时节,走进十师一八二团田地,田间葵盘星罗棋布,排列有序,甚是壮观。经过风干晾晒后的食葵再等待几日,便可进行机械脱粒采收了。
今年最早收获的食葵已经被运到了北屯市海川开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过筛、清洗……经过层层关卡,接受一次次检验,一粒粒饱满、带着淡淡清香味儿的瓜子出炉,准备销往疆内外。
食葵生长周期较短、适应性强,具有耐旱、耐盐碱等优点,十师北屯市处于向日葵种植的黄金纬度,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食葵的生长,所产的葵花籽颗粒饱满、品质优良,深受疆内外市场青睐。
2021年,十师“北屯瓜子”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北屯瓜子”是瓜子行业中久享盛誉的知名品牌。近年,十师北屯市积极推广“地理标志商标+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将从事地理标志产品或相关产业的职工和企业组织起来,进行集中管理、规模生产和市场开拓,全力增加职工收益,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赢。
与原料基地相结合,打造企业品牌。北屯市海川开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十师优质的食葵原料,生产的“傻老大”品牌瓜子在新疆瓜子市场占主导地位,目前,该公司在全国有40多家代理商。
“皮薄粒大,无添加不脏手,一嗑就停不下来。”这是许多“瓜子迷”对“傻老大”品牌瓜子的印象。
“原味瓜子吃的就是瓜子本味,不用通过后期添加调味剂的方式进行口味的修饰,所以对瓜子本身选材的要求极高。”北屯市海川开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强介绍说。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的提高,大家对日常零食的选择标准也提高了,配料表要干净,质量要好,味道要香。”刘强说,“从原料收购、筛选到炒制生产等环节,都有专业人员把关。为保证质量,我们只用产自十师本地的瓜子。”
在加工过程中,“傻老大”品牌瓜子将台湾炒货工艺的独特配方与现代新工艺相结合,确保了产品的品质。2015年11月,“傻老大”品牌瓜子被指定为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运动员专用产品;2017年入选“中国知名品牌”。目前,通过不断发展,“傻老大”品牌瓜子在疆内市场占有率达70%。
“傻老大”瓜子用实践证明,用好用活地标产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链,就能实现“创一个地标、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兴农富民连锁效应。做好品牌创建,一颗小小的瓜子也能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瓜子”。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