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挺进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抚州实践
近年来,抚州市在绿水青山中孜孜求索,勇当推动共同富裕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挺进师”和探路人,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切实担当起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的重大使命,筑牢绿色屏障、壮大绿色经济、创新绿色制度、繁荣绿色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化资源为资产
端牢绿水青山“金饭碗”
我市自然禀赋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具备绿色崛起、跨越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2%,排在全省前列,连续两年被评为“50强氧吧城市”,拥有马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风景名胜区61个,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曾经,抚州人无数次地思考,祖祖辈辈守护的绿水青山,财富在哪里?发展的密钥在哪里?如何擦亮绿水青山这只“金饭碗”?
多年来,我市不断先行探索,并于2019年获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如今,一条具有江西优势和抚州特色的“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之路逐渐成形。
量化生态资源价值,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如何破题?我市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等方法核算,让“无形”的绿水青山得到了“有价”衡量。通过制度的完善,“资产怎么算”“价格怎么定”等问题顺势逐个击破。
怎么实现绿水青山从可量化到可交易?我市率先制定市域生态资产交易管理办法,完善生态资产交易系统;开设了275个市、县、乡三级账号,并接入“赣服通”和江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市、县两级设置了生态资产交易大厅,乡镇依托交易大厅,引导各方参与交易。
2021年底,黎川县樟村生态林场收到一笔100万元收储林场碳排放交易权资金,这是我市远期林业碳汇首单交易。年均值高达100万元的“新鲜空气”,让活了大半辈子的黎川县樟溪乡店上村村民黄健东感叹道:“头一回听说空气还能卖钱。”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我市生态资产交易平台已完成交易额19.11亿元。
化资产为资本
开启价值转化“金钥匙”
金融赋值是开启生态价值转化的一把“金钥匙”,是激发“两山”转化的新活力。资溪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近年来,该县立足良好自然禀赋,在全省率先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服务中心(简称“两山”转化中心),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您的贷款已办理,贷款额度为500万元。”在资溪“两山”转化中心,先后探索森林赎买抵押贷款、水资源抵押贷款、竹木产业链融资、林权代偿收储担保机制等多种生态权益金融业务,方便、快捷的服务让诸多贷款人连连称赞。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贷款余额34.74亿元,达全县贷款余额的41.56%。
通过总结资溪县的经验,我市接连成立28家生态专属机构和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实验室,通过资源收储、资本赋能和市场化运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
另外,我市还通过建立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建立绿色项目库,梳理出249个项目,计算出融资总需求655.2亿元。
金溪县境内拥有格局完整的古村落128个,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1633栋,居全国第一方阵,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
“古村落金融贷”是该县的一个创新。该县为解决贷款额度过小的难题,一方面创造性地结合贷款主体的信用,推出“古建筑抵押+信用”“古建筑抵押+保证”“古建筑抵押+其他抵押”等多种模式,以有效增加贷款额度。另一方面通过拍卖交易的方式,形成可参照的交易案例,为古建筑价值评估提供参照。截至2021年年底,该县“古村落金融贷”贷款余额达10.11亿元。
这些探索引发了绿色发展的“聚集效应”,为加快绿色信贷产品创新,“畜禽智能洁养贷”“地押云贷”“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碳币贷”等20余种专属信贷产品相继推出。截至今年7月,全市生态产品权益类贷款余额达436.58亿元。
化优势为动能
打造共同富裕“金名片”
对拥有生态、文化两大优势的抚州来说,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
南丰蜜橘、崇仁麻鸡、广昌白莲……全市培育出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共476个,位居全省前列,并创建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赣抚农品”。其中,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南丰蜜橘和广昌白莲价值分别达172.21亿元和20.52亿元。
今年的莲子采摘已步入尾声,广昌县杨溪乡江背村村民谢远鸿在家门口就把莲子售完了。“每年都不够卖,靠莲子这一项,每年能稳定增收2万元。”谢远鸿说。
“一头猪能卖3000元左右。”东乡区发改委主任冯志刚说,该区共有9个省一级种猪场和24个二级扩繁场,年均生猪出栏量120万头左右,每年能够带来约20亿元销售收入。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区围绕“智能”和“洁养”两个关键词开展探索与调研,不仅解决了政府部门监管、养殖企业生产管理、银行贷后管理三方难题,还开创了集智能管理、清洁养殖、风险防控于一体的全新模式,让畜禽品质持续升级。
一脉相承的系列组合拳,换来的是2021年全市人均GDP达49710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484元、19141元的喜人成绩。“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拥有巨大的后发优势和发展空间,只要思路正确、措施得当,在一些领域完全可以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实现发展模式由追赶型向引领型转变。”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程新飞说道。
生活在青山绿水环绕的1.88万平方公里,每一个抚州人都是生态的保护者、经营者,更是受益者。面向未来,抚州的发展目标更清晰,脚步更坚定,未来更可期!(郭 昊 抚州日报)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