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致富花”绽放更艳香飘更远 —2022年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综述
7月8日,以“花开忘忧,富民增收”为主题的2022年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正式启动。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头茬黄花采摘、产业发展论坛、美食大赛、忘忧音乐节、黄花农文旅融合、插花雅集比赛……一系列围绕大同黄花举办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市民和八方宾客提供了一个欣赏黄花美景、品鉴黄花佳肴、聆听黄花故事、繁荣黄花文化的农文旅融合盛宴,也让乡亲们的“致富花”绽放更艳、香飘更远。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保护好黄花使命如磐,发展好黄花信心百倍。近年来,我市聚力农业“特”“优”战略,持续做优做强以黄花为首的八大特色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如今的小黄花已成为农民群众稳定增收的“致富花”“振兴花”。目前,全市黄花种植面积达26.5万亩,黄花生产经营主体达175家,共开发出五大系列100余种相关产品。2021年,全市黄花总产量达14.1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亿元,带动13.2万人实现增收,户均增收5400元。今年3月至4月,大同冰鲜黄花、干黄花首次出口至加拿大、日本,小黄花漂洋过海成为海外民众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7月8日,2022年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启动当天,市四套班子领导来到云州区下榆涧村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迎着晨曦走进田垄,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采摘头茬黄花,共享丰收喜悦。采摘的头茬黄花由“护花使者”启程送往北京,以“忘忧大餐”形式呈现在电影频道演播室和全国亿万观众面前。
《观+食+药,立体角度看黄花产业发展突破》《预制菜风口,带给黄花产业发展的思考》《以农村电商升级助力大同黄花产业振兴》《塑造区域公共品牌,应该扶上马送一程》……在大同黄花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聚焦“花开忘忧、富民增收”这一主题,围绕产业融合、价值提升、营销推广、增收带富等内容畅谈见解,深入研讨交流,进一步为大同黄花发展加油聚力、增智赋能。同时,我市为8位专家颁发了“大同黄花产业发展顾问”聘书。
以“大同黄花进餐桌”为主题的黄花菜品美食大赛活动中,我市42家餐饮企业推出的500余道黄花创新菜品惊艳亮相,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专家、全国黄花及特色农产品主产地政府及科研院所负责人、全国黄花主产区企业及采购商代表等嘉宾共同品味了“味蕾盛宴”。多家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黄花菜品的不断创新,将黄花由菜品辅料变为主料,让黄花餐饮消费进一步融入广大市民日常生活,进一步宣传了“大同黄花”品牌,扩大了消费市场。
8月2日傍晚,2022年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花开忘忧,生活幸福”现场插花雅集主题活动拉开帷幕,来自各行各业的30个参赛团队大展身手,一个个以黄花为主题的造型巧妙、赏心悦目的插花作品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浪漫的诗意,同时,也展示了“中华母亲花”的文化内涵,让大同黄花这张城市名片更加靓丽。
在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期间,大同黄花还亮相海南消博会、第九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2022山西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现场,成为热销产品,受到广大与会者和消费者的青睐,购买产品的市民和洽谈业务的商家络绎不绝,进一步提升了“大同好粮”“大同黄花”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
黄花为媒、旅游会友,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我市以忘忧大道为主线,串联忘忧农场、火山地质公园、牡丹芍药花海、册田水库、桑干河湿地公园等沿线精品旅游景点线路,开展了房车帐篷露营、摄影大赛、美术大赛、骑游大赛等文体活动,打造了黄花农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2022年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已缓缓落下帷幕。一场“黄花盛宴”吸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50余家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的200多篇报道。各家媒体纷纷通过直播、视频、图文、专题、专访等各类报道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大同黄花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特别是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推出了“大餐·2022年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融媒体直播活动,从头茬黄花的采摘,到高铁运输至北京烹饪,慢直播形式记录了黄花从食材到大餐的美食“变形记”,让全国各地群众充分领略了大同黄花的独特魅力,全网直播观看总量超7236.7万人次,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3亿次。
隆福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柳州螺蛳粉企业签订了500多万元的干鲜黄花及黄花酱采购订单;三利公司与安徽燕子坊形成50吨干黄花采购订单;大威皇食品与巴拿马龙宝集团、沙县小吃形成总计800万元的采购订单……黄花丰收活动月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外地客商对大同黄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一批“大同黄花”“大同好粮”采购订单,达成了一批项目合作意向。目前,市政府与华远陆港集团、北京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华远陆港大同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投资1.05亿元建设北方预制菜产业园区,现已开工建设。
“通过在黄花丰收活动月期间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我们进一步厘清了大同黄花产业达百亿产值的目标思路:必须依托黄花独特的营养健康功效和文化内涵,强化品牌市场建设,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构建大同黄花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百亿级黄花大产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颖龙表示。据悉,随着近年来黄花扶持政策的不断推出,“大同黄花”品牌价值日渐凸显,预计今年全市黄花总产量可达1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可突破42亿元。初步规划,到2025年,大同黄花全产业链产值将达百亿目标,让“脱贫宝”真正变成群众的“致富花”。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