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抢占品牌农业“制高点”,青岛列出路线图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2-07-20

 

记者近日获悉,为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优化要素配置、推进开拓创新,抢占品牌农业“制高点”,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制定《抢占品牌农业“制高点”行动方案》(以下称《方案》),明确抢占品牌农业“制高点”总体目标、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方案同时配套培树国家级知名农产品品牌储备库、培树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储备库、培树农产品品牌地方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储备库名单和抢占品牌农业“制高点”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优化要素配置、推进开拓创新,抢占品牌农业“制高点”。

《方案》提出,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实施1510计划”(即争创1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10个市级品牌),培塑一批含金量高、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品牌溢价能力和品牌价值明显提升,品牌农业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底,“青岛农品”争取第四次进入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十强”,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和RCEP等新兴市场,拉动农产品市场交易额突破千亿元大关,出口额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方案》明确13项重点工作。

建立1+X+Y”青岛农业品牌体系

在开展系统化建设,加强品牌规划方面,《方案》提出三项重点工作。

健全品牌培育体系。整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农产品品牌、“三品一标”和名特优农产品等品牌资源,建立“1+X+Y”的青岛农业品牌体系(“1”即全市打造“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X”即有条件的区(市)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Y”即创建一批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产品品牌)。鼓励各级品牌主体参与全国品牌价值评估,到2022年底,力争“青岛农品”品牌主体达到160个以上,品牌价值达600亿元以上。

探索农业品牌数字化管理。探索建立动态、准确的农产品品牌网上管理系统,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逐步实现对知名农产品品牌的主体级别、投资规模、人员数量、承担财政项目等跨部门指标的数据共享,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产品认证、产量产值和上市周期等数据的全面、科学、精准、实时管理。建立市知名农产品品牌评选系统,提高评选质量和效率,用数字化为品牌管理赋能。

完善农业品牌激励机制。修订《青岛市知名农产品品牌管理办法》,健全完善知名品牌评选标准、激励措施和退出机制。对获得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给予50万元奖补,对获得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的给予15万元奖补,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导向作用,支持农产品品牌主体争先进、创典型、树标杆。

建立全产业链质量标准体系

在开展全程管理,夯实品牌基础方面,《方案》提出三项重点工作。

强化品牌全过程管理质量监管。健全完善农产品品牌全程评议、管理机制,加强投入品源头治理,加大农产品品牌质量安全监测,落实新“三品一标”认定和管理意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质量安全不合格农产品等违法行为。对违法违规的农产品品牌主体严格禁止参加各种品牌评选。

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品牌主体制订产品标准及生产、加工、包装标准和质量标准,建立具有鲜明品牌区域特色、产品特色、文化内涵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标准化生产。力争到2022年底,制订农业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30项以上,培养新培育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新认定“三品一标”70个以上。

强化违法行为问责。实施食用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农业投入品、私屠滥宰、动物卫生等领域重点整治工作,坚决执行“四个最严”标准。

培塑有文化内涵的青岛农业品牌

在开展特色化培育,丰富品牌内涵方面,《方案》提出四项重点工作。

实行故事化培塑。编纂《话说青岛农品》图书,深入挖掘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名人轶事,讲好中国道教发祥地生产的崂山茶、毛泽东同志以国礼相送的胶州大白菜、历代贡品大泽山葡萄等“青岛农品”品牌背后的故事,找准品牌农品与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风民俗的结合点,培塑具有文化内涵的青岛农业品牌。

实行体验化培塑。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和农业品牌企业建立农产品品牌博物馆、展览馆和体验馆,展示品牌创建成果,扩大社会影响,优化社会形象。结合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点建设,将农产品品牌展馆纳入相关旅游线路推介范围。

实行科技化培塑。组织协调农业科研机构、院所与品牌企业加强联动、协同攻关,以科技手段提升种质资源品质和农产品品质。加强农业品牌主体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动农业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农产品品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实行集约化培塑。联合有关区市,集聚系统力量和行业优势,依托国内主流媒体平台在重要交通枢纽加大“青岛农品”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全时空、广视野、多维度持续推介青岛农产品品牌。择优组织“青岛农品”市场主体参加中国农产品交易会等国内重点农业展会,扩大青岛农产品影响力。以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为主线,挖掘崂山北宅樱桃节等特色农业农品节庆潜力,弘扬优秀农耕节庆文化。

探索建设青岛农品VR智慧展厅

在推动市场化运作,放大品牌效应方面,《方案》提出三项重点工作。

规范国内营销。支持地产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设施配套,提升管理经营水平,扩大农产品品牌市场份额。支持胶州市创建国家级辣椒产地专业市场,打造中国香辛料进出口贸易中心。鼓励农产品品牌主体在北京、上海、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设立农产品专营(体验)店。联合青岛国际冷链交易中心设立“青岛农品”展区,打造青岛农产品品牌展示窗口,争取实现农产品产地市场交易额400亿元以上。

强化网络化营销。加大与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力度,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争取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运用VR和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探索建设“青岛农品”VR智慧展厅,实现农产品品牌推广、销售可视化、便捷化、智能化。

拓展国际市场。引导农产品品牌主体推进国际出口食品检疫卫生注册和出口质量体系认证,建立质量检测、产品追溯和品牌管理体系。联合澳门农产品供应商协会等行业协会、商会,探索开发澳门农产品市场。支持农产品品牌主体巩固拓展美国、欧盟和RCEP等国际市场。争取农产品年出口额突破300亿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