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白杨”越来越响,看一个浙江安吉小山村品牌如何破圈!
一个村庄如何化为品牌?乡村品牌化经营高峰论坛暨“春风·白杨”品牌发布会于7月1日在湖州市安吉县孝丰镇白杨村举行,诠释了春风白杨的破圈之路。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指导,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安吉县孝丰镇人民政府主办。
清代孝丰县的文人王显承曾在《原乡竹枝词》中写道:“雪白杨花满径粘,沿村山色半新添。春风暖送香车里,草际烟光入画帘。”这首以吟咏风土为特色的竹枝词,洋溢着鲜活的地域文化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春风·白杨”的“春风”二字,正是提取于此。
此次发布会上,确定了“春风·白杨”的品牌核心价值为:“诗意栖居之地,品牌定位为:“心灵原乡”,品牌口号为:“心灵原乡,春风白杨”。“春风·白杨”的品牌LOGO以一个“白”字为设计原型,融入了叶瓣、流水等元素,体现了春风气息。
其实,“春风·白杨”最初的创意来自于一名游客的进村感觉:经过几个山道弯弯,惊讶于眼前呈现的春风拂面一般存在的村庄。后来,“春风·白杨”成了白杨村的乡村经营品牌。如今,“春风·白杨”四个字,已经让白杨人含在嘴里、捧在手中、佩在胸前、写在旗帜上、印在产品包装上、发在朋友圈、也镌刻在村里的某些节点,它已经随着村庄以及强村公司的有效运营,伴随着各种产品、理念和服务,驻进了村民的心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近年来,特别是白杨村完成换届后,在新的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凝聚各方力量,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最大限度争取乡贤对家乡的支持和反哺,“春风白杨”品牌也越来越响,绘制出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生动画卷。
“在外不称白杨人”,曾经这是白杨村村民的口头禅。放在十年前,白杨村春风餐厅的厨师黎作森压根没想过在家门口就业,还能拿到每月8000元的不错收入。“如今村庄越来越好,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福利。”他说,现在提起自己是白杨村人,大家都很骄傲,许多村民不离家乡、生活美满。
黎作森的幸福笑容可折射到一组三年数据:从2019年到2021年,白杨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30万元增长到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7万元提高到4.5万元。白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夏橡栋说,因为交通区位和地理资源局限,白杨村曾是一个被人遗忘的村落,闭塞又落后,年轻人不愿回,老年人留守多,村庄发展停滞不前。
从“空心村”到“网红村”,白杨村的华丽转身如何实现?用夏橡栋的话说,白杨村生态优势得天独厚,需“搞点动静”来搅动这池春水。几经考察、商定后,白杨村成立创建“春风·白杨”品牌,深耕“旅游+民宿”和“旅游+研学”,决心让生态环境“变现”。
初夏的白杨村精致而又风情。沿河而建的花瓣状主体建筑春风乐园(幼儿园)是该村地标性建筑,乐园内种满各种蔬菜,可承接夏冬令营、小长假游深度研学和成人团建及其他各种需要场地住宿的集体活动。春风餐厅整合了村集体闲置资产,用于接待白杨村游客餐饮,其所有食材都取自自然农法种植作物。
乡村旅游经营得有声有色,“春风·白杨”的品牌效应也吸引了众多优质项目。“春风·白杨”与孝丰镇五村联创的五谷丰登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承接五谷丰登荷马营地项目的后期运营;联合Gogogo户外品牌投资,结合金鸡岭山顶150亩石矿地块原生态景观,打造出了江浙沪独一无二的春风366野奢营地;与禾森旅游联合投资运营白杨村依山谷而搭建的春风谷轻奢营地;与天荒坪镇强村富民公司合作,承接五鹤村树景坞民宿村落项目的后期运营。
“目前所有项目全部落地经营后,每年可增加营收5000余万元。”夏橡栋直言当初方向的正确。湖州市安吉县孝丰镇由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指导,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安吉县孝丰镇人民政府主办的“春风·白杨”越来越响,
然而,“春风·白杨”品牌不单单是一个经营品牌,还是“春风化雨”般的村庄治理理念、追求“如沐春风”的治理成效。眼下,“春风·白杨”主动出资帮助村民设计民宿,联系第三方公司负责民宿经营,推动“旅游+民宿”“旅游+康养”项目等成为小红书打卡点。同时,为激发村民参与热情,该村流转了300亩农田,免费分派给村民进行自然种植,打响绿色农产品品牌,积极探索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共享乡村经营带来的红利。(通讯员徐超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