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葡萄地理标志农产品入围2022年国家保护工程
经地方申报、专家评审,海盐葡萄地理标志农产品入围国家保护工程,将获得450万元专项基金,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主线,改善设施条件,保护产地环境,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强化产品质量控制和特色品质保持,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
海盐葡萄历史悠久,种植规模达到2.1万亩。近年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产业为目标,推行标准化设施化栽培,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物联网农业项目,着力打造海盐葡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2020年海盐葡萄成功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021年成功创建海盐葡萄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2022年海盐葡萄产业联盟也正式成立,通过打造海盐葡萄整体品牌、提升海盐葡萄知名度和生产经营效益,提供可学、可看、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强化基地引领,打造特色产业。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整建制推进海盐葡萄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以于城镇为核心,向其他镇(街道)扩展。基地共包含41个村532户,面积8110亩,其中30亩以上葡萄户35户,种植面积3098亩。
强化标准引领,提升品种品质。集成绿色防控和生产技术措施,制定《绿色食品 海盐葡萄生产规范》省级团体标准、《海盐葡萄病虫害防治建议》等系列标准。鼓励规模生产主体提升改造,建设海盐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场,扩大全县葡萄产业良种、良法、良机应用覆盖面,提升“海盐葡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强化品牌引领,推动市场认同。利用电视、新媒体、LED广告、制作宣传片、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布会等途径对海盐葡萄进行宣传,让群众了解海盐葡萄、青睐海盐葡萄,形成海盐葡萄整体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
接下来,海盐将围绕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区域特色产业“一标一品一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建立健全质量标识和可追溯管理制度,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绿色生产宣传培训,打响品牌知名度,打造“精品果业”,助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