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有趣的农业有品的农民
生态茶田层层叠叠,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唐庄民宿里,游人悠闲地品味最美时光;庭院内外草绿花红,樱桃树上绽放出一树甜蜜……近日,崂山区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局长王妮妮,带队组织青年干部职工、东西协作挂职干部开展了“百年正青春奋进正当时”主题活动。
用脚步丈量崂山大美土地,用创新谱写崂山乡村振兴诗篇,在实地走访中,所有人都切身感受到了崂山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
有趣的农业,有味的乡村,有品的农民,崂山乡村振兴开启的“三有”模式已经卓有成效。唐家庄社区振兴路。现场炒茶。
一片叶子带动一个产业 崂山龙须开启崂山茶新时代
青岛是“南茶北引”最早引种地,崂山绿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959年,崂山区“南茶北引”获得成功以后,63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全区茶园面积达到2万余亩,规模化茶企30余家,崂山区被评为 “中国江北名茶之乡”。
“南茶北引”后,崂山茶在炒制工艺上不断摸索前行,如今,崂山茶历经63年的探索后正式步入自我创新阶段,迎来发展新机遇。 4月20日,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当天,崂山茶2022年春季开采启动,崂山区向全球发布崂山茶区域公用品牌新形象。崂山龙须茶是崂山区自主创新的一个崂山绿茶高端品系,目前已完成并发布为市级地方标准,并在部分企业进行了成功试点。
崂山区正式推出了崂山龙须茶这个高端品系。“原先崂山茶在炒制工艺上一直模仿西湖龙井、碧螺春,现在有了崂山龙须茶这个自主创新工艺。 ”崂山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吕爱军说,独到的制茶工艺形成了崂山茶“香高、味醇、耐冲泡”的特色风味。
“后续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崂山龙珠等中端品系,丰富和完善崂山茶产品标准、产品体系和产业链条,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真正实现一片叶子铸就一个品牌、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的。 ”崂山茶协会会长江崇焕说。
王妮妮局长介绍,接下来,崂山区将持续打造崂山茶区域公用品牌,并以此为引领,推进崂山茶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崂山龙须茶的成功推出,将进一步提升崂山茶的良种推广、种植、采摘、加工和包装等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两大工程让村庄蝶变 崂山乡村振兴实现表里如一
来到唐家庄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进村口处的“永远跟党走”精神堡垒,沿着整洁的主进村路——振兴路,沿路有茶园小径,还有景观小品、文化广场、党建示范街、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
唐家庄社区书记唐会友带领青年们来到唐家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参观村容村貌,讲述了唐家庄社区从无名小村到如今的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近年来,在崂山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在街道的帮助下,唐家庄社区着眼以党建引领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和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特有的原生态山野景观及田园风光,深度挖掘生态旅游资源产业,在全面改善社区人居环境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打样”。
崂山区根据唐家庄、张家河、庙石社区邻近滨海大道,“成方连片”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实施基础提升,大力推进标山田园综合体建设,盘活社区闲置资产,实施了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在唐家庄社区打造“崂山·唐庄”品牌民宿、生态采摘园,让乡村美起来。
“我们在乡村振兴中先实施‘良心工程’,也就是基础工程,这是里子,做好了‘里’,才能做好外在。所谓的面子工程,也就是乡村的景观工程,这是表,双管齐下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表里如一。 ”王妮妮局长说,崂山区持续加大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品质提升的投入,综合管线入地、河道景观提升、道路交通优化、街巷形象提升等多项工程全面铺开,为产业发展打好“硬基础”。
近年来,唐家庄社区打造了“崂山·唐庄”品牌民宿项目,对租赁居民的房屋进行设计提升,目前已进入运营阶段。
王妮妮局长说:“环境的提升助力农旅结合、农文结合、农养结合的市级田园综合体的发展,使得村庄充满了田园式乡风,乡村也更有味道,社区居民过上了有品位的生活。 ”
点线面三管齐下 写好农文旅融合发展文章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崂山区创新财政支持社区产业发展机制,对财力投入形成的资产,产权归街道,管理、使用和收益归社区;强化政策引导和财力扶持,对创建成为一二三类示范标杆的社区,分别给予最高1500万元、1200万元、1000万元的扶持资金,社区以此作为资本金,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助推产业发展。
2021年,沙子口街道获评第二批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街道,五龙河滨海大道以上段被评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2021年,培育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1个,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1处;培育市知名农产品品牌2个、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个。
“原先一个村庄、一个点去做乡村振兴比较单一,不能重复去做,今年我们把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作为五大阵地中重要一极,从点到片区,形成可协调、差异化、抱团共赢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 ”王妮妮局长说。
其中,沙子口街道流清湾片区以西麦窑、东麦窑、流清河社区为主体,以流清湾产业联盟为平台,以魔方公园项目建设为重点,引入灯光秀、沙地运动、婚纱摄影等业态,建设综合性服务街、啤酒文化街和研学基地,打造集住宿、休闲观光采摘、沙滩体育文化于一体的滨海度假风情带。
王哥庄街道标山区域以唐家庄、张家河、庙石社区为主体,深入挖掘该区域的品质茶园、道教文化、民间习俗,以标山田园综合体创建为抓手,推进“崂山·唐庄”主题民宿、庙石道茗·茶乡游览、河唐幽径乡间茶道等项目建设,打造集茶事茶艺、茶叶交易、游览观光、垂钓运动、休闲采摘、乡野集市、乡旅民宿等于一体的乡村生活体验示范带。
北宅街道以凉泉理想村为引擎,沿白沙河溯流而上,加大延伸拓展力度,结合“蓝莓村”“多肉村”和中草药种植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特色社区建设,推动周边社区协同发展,打造全区范围最广、涉及村庄最多,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两河”文旅双创示范带。
王妮妮局长举例说,片区发展会更加注重村庄的特色,比如一个社区的生态唯美,就可以做生态宜居,另外一个社区乡村治理不错,就可以展示特色,还有一个社区的党建引领,像唐家庄这样,可以重点突出,从点到线,再到面,形成了生态、产业、组织等特色全面发展。
“我们后期要写好农文旅融合发展文章,农业是撬动产业发展的支点。崂山区作为青岛的后花园,生态是她的最大优势,我们要把崂山茶、水果、花卉等都市农业引领我们生活中的趣点,让更多人走到田间,让孩子到农田中感受这片绿水青山,感受到粮食珍贵,实现勤学、修德。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大平台,也是未来人才振兴的一个重要基地,培育人才也在反哺乡村振兴。 ”王妮妮局长介绍,崂山区推动融合发展,开创以“有趣的农业、有味的乡村、有品的农民”为特点的三农工作新局面,蹚出了一条生态保护背景下的乡村振兴路径。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