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念好生态经 做好茶文章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2-05-30

 

英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主峰南麓,地处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产区。

近年来,英山县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实施“五抓五建”发展战略,深入开展茶产业绿色发展行动,积极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擦亮“大别山生态名茶”金字招牌,奋力打造百亿茶产业。

2021年,全县11个乡镇、313个村均产茶,茶农7.8万户15.6万人,茶园面积26.24万亩,茶叶产量3.04万吨,综合产值达到76.15亿元。英山先后获评“国际绿茶·魅力之乡”“中国茶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2021中国茶百强县”“百县·百茶·百人”茶产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进典型。

建优绿色基地  夯实产业基础

实施良种工程。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等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对我县茶树种质资源进行普查、筛选,并积极引进茶树良种,新建“大别山国家级茶树良种科技示范园”,确定英山云雾茶主推茶树良种3-5个,年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1200万株以上,推进茶园良种化,力争到2025年全县茶树无性系良种比率达到75%以上,进一步夯实茶产业发展基础。

推广绿色模式。全县推广生态栽培、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农机农艺融合、物联网应用等新技术新模式。全面推广林、茶、草并存的立体种植模式,丰富茶园生物多样性,打造绿色生态茶园。英山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乌云山茶叶公园已成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英山生态茶园分别被人民网、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采茶芬芳地”“中国美丽田园”称号。

建设优质基地。全县逐步开展茶园改造,全面提升茶园质量,打造优质基地。在推广良种和生态种植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种植布局,引导支持老化茶园、低产茶园换种改造,每年新建生态茶园0.5万亩,改造低产茶园1万亩,力争到2025年全县全面建成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茶园28万亩,夯实茶叶生产“第一车间”,为英山云雾茶“形美、色绿、香高、味醇”的独特品质提供坚实保障。

狠抓源头管控 确保质量安全

加大法规宣传。广泛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各类媒体,加强《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同时,结合茶农茶企培训等工作,广泛宣传安全用药技术和农残超标处罚案例,增强茶农茶企质量安全意识。

严格源头管控。严禁在茶叶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严禁超范围、超标准使用农药、肥料等茶园投入品。建立从茶园栽培、加工、能源、包装、贮运、营销全过程可追溯体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全县共建有茶园投入品专柜24个,茶农茶企凭身份证实名登记购买,均建有茶园投入品经营诚信档案和购销台账。

加强质量检测。以创建省级茶叶检验检测中心为契机,增强茶园农药质量抽检频次,依法公布农药抽查结果,公开曝光违法违规制售假劣违禁农药的企业及产品。凡发现茶叶生产中使用禁限用农药的,制止其继续生产;茶叶出现农残超标的,启动检打联动工作机制,严禁不合格茶叶流入市场。经过不懈努力,全县有3家企业通过了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13个品牌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5个品牌获得有机茶认证。在农业农村部多次抽检中,英山云雾茶质量安全合格率达100%,并成功创建英山云雾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英山云雾茶也入选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培植领军龙头 推进加工升级

培植领军龙头。着力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建立以主业突出、综合能力强、增长速度快、引领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牵头,合作社、家庭农场跟进,茶农积极参与的茶产业化联合体,加强产销衔接和利益联结,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茶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加快推进英山县茶叶产业链建设若干措施》,全县每年统筹整合资金5000万元,重点支持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出口贸易、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等,对新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茶叶企业和年度考评排名前三的茶叶企业分别奖补400万元、800万元、600万元、400万元。成立大别茶访、金雷茶业、大广茶业三大集团公司,力争通过几年努力,让我县头部茶企在全省脱颖而出。

强化装备升级。以清洁化、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为方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加快茶叶加工装备更新升级。全县新建或改建升级茶叶初、精、深加工生产线160多条,茶叶绿色加工能力和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推进精深加工。为促进茶资源增值增效,与国家科研院所合作,不断开发现代茶饮、抹茶、茶食品、茶生活用品、茶工艺品等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加快茶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茶产业增值增效。

强化科技创新 提升支撑能力

组建专家团队。聘请中国工程院陈宗懋院士担任英山茶产业绿色发展首席顾问,成立大别山茶区第一个茶叶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北金雷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组建县茶产业链专家团队,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动机制,加强引领型、创新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和推广应用。

加强基础研究。支持科研平台建设,组建英山茶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黄茶生产与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围绕茶树种质资源、品种选育、生态种植、初精深加工、功能成分物质基础、大健康产业等开展基础性研究。鼓励茶企业研发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先后开发出茶酒、茶面膜等系列产品。

培养专业人才。培育茶叶“一懂两爱”专业队伍,培养一大批茶树栽培、加工、审评、营销、茶艺等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构建全县茶叶技术服务网络体系,补齐茶叶技术推广和营销人才明显不足的短板,有效推动茶叶科技成果快速精准转化应用,全县茶叶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打造公用品牌 提升品牌影响力

主推公用品牌。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模式,全力打造英山云雾茶区域公用品牌。从1992年起,连续举办了29届“中国英山茶文化旅游节”,制定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和产品质量标准,引导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使用公用品牌,鼓励并支持企业以公用品牌抱团参加国际国内重大茶事活动,在主流媒体、新媒体上广泛宣传。“英山云雾茶”获得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品牌价值达27.07亿元,并先后获评“湖北十大名茶”“大别山生态名茶”“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茶叶品牌馆入馆品牌”“湖北省二十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促进产业融合。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健康养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跨界融合发展,成功创建“大别山茶谷”“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推出“大别茶旅创意园”“大广茶业科技产业园”“英山间养生茶谷”等观茶景、赏茶礼、品茶味、游茶园的茶旅游项目。促进茶与互联网融合,坚持线上线下市场并重,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将中国大别山茶叶广场打造成英山云雾茶原产地采销集散中心及商家服务中心。创新茶旅融合活动,推出茶文化体验、茶艺展示、民间斗茶等特色茶文旅产品。推进“茶香小镇”“大别山出口绿茶产业园”建设,招商引资建设现代茶产业加工园,加快带动茶相关经济发展。

拓展营销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培养勇闯国内外市场营销队伍,支持英山云雾茶品牌授权龙头企业在一线城市、中型城市开办英山云雾茶专卖店、加盟店180多家。引导大别茶访、金雷、野山香、大广等茶企,强强联合,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建设英山云雾茶直播基地,借船出海,推进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扶持湖北皋陶茶业集团、湖北英山新兴茶业等出口茶企建立海外销售基地,大幅提升英山云雾茶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

“十四五”期间,英山将紧紧围绕打造百亿产业目标,全力实施品质提升、龙头培植、品牌打造、加工升级、产业融合、科技创新六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28万亩,实现茶叶年产量3万吨、综合产值100亿元,规上龙头企业17家、年营收过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将“英山云雾茶”打造成全国知名的茶叶品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