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江西抚州:打通知识产权服务最后一公里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2-05-16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知识产权局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基层工作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创建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打通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三个一”模式破难题

针对辖区企业提交专利申请、开展专利质押等事项耗时、耗力等“痛点”,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足等“堵点”问题,抚州市知识产权局坚持立足园区,面向基层的思路,决定推出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新模式,以实现保护“全覆盖”、服务“零距离”、办事“零障碍”。

抚州市东乡区作为首批试点,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通过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聘任知识产权特派员和企业知识产权联络员,制度上墙,流程上线,业务下沉,跟踪到底,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有效打通了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抚州市知识产权局推广东乡区首试成功经验,拨付110万专项资金用于各县(区)局建站,各县(区)政府也予以资金支持。截至2021年底,全市12个县(区)相继建站,实现了市域全覆盖。在建站及服务工作中,总结推出“三个一”模式。

“一套标准”“三贴近”建站。制定统一建站标准,贴近园区、贴近基层、贴近企业,按照规范化要求,统一组织架构、职责制度等,搭建为企业提供近距离知识产权快捷服务平台。

“一站式””“三合一服务。将属于知识产权部门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商标监管三项职能重新整合,赋予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形成“一站式”“三合一”服务。同时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知识产权联盟、专利分析、专利托管、专利转化等工作。

“一张网”“三联动”指导。加强上下联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与基层工作站联动,强化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绩效考核,及时答疑解惑,适时政策引领。注重线上线下联动,开通区域知识产权网络服务平台,平台联通主管部门、服务机构和辖区企业,第一时间发布法律政策、专利信息、受理投诉。深化专家特派员与企业联络员联动,建立知识产权专家库,做到每一个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都匹配专家特派员。同时辖区企业安排知识产权联络员,对接专家特派员形成联动,织密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一张网”。

驱动创新提效能

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的建立,极大激发了企业创新热情,有效推动了知识产权工作效能提升。

驱动专利创造“加速跑”。通过结合“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行动,开展专题培训,现场指导,畅通专利申请通道,推进专利申请。围绕变“知产”为“资产”,与金融单位签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框架协议,搭建知识产权转化平台,推进质押融资。在绿色产业发展中,推动专利在“两山银行”质押融资,资溪县利用“大觉山”旅游品牌在“两山银行”融资20亿元。推出“一站一联盟”建设,与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同频共振,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截至2021年底,抚州市共成立了8家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数量居全省第一,涉及智能制造、大健康、绿色农业等领域。

点燃品牌效应“新引擎”。围绕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三方面优势,开展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培育工作,打造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品牌。目前,抚州市已拥有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及示范企业47家。全力打造了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区域公共品牌“赣抚农品”。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和促进绿色生态发展,建立了绿色产品档案和数据库,打造绿色生态品牌。两年来,抚州市新增地理标志商标7件,新增数居全省第一。

打出保驾护航“组合拳”。畅通知识产权维权渠道,形成专业、快捷的保护体系。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联系,通过建立健全部门联席、督察督办、无缝衔接、信息共享、信息发布等制度,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利用贴进企业优势,对假冒专利、商标违法案件积极立案查处。

20217月,抚州市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考核验收,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打通知识产权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基层工作站,必将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工作中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黎国华 何海娟)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