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推进“全链条”可追溯监管 让文旦成为品牌“放心果”
近日,在玉环市清港镇苔山塘文旦联营基地,玉环九港文旦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正在给文旦树施肥,合作社负责人苏云晓则正在一旁记录肥料名称、数量等信息。
“我们会实时记录剪枝、施肥、采摘等信息,依托‘台农链’生成追溯二维码,并将其张贴或者打印在文旦外包装上。消费者只要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详细生产信息。”苏云晓口中的“台农链”是台州推出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闭环管理应用场景。2021年,玉环文旦产业被列为该应用试点之一。
“我们选择3家种植主体作为玉环文旦‘全链条’可追溯改革试点,引导农户将农资采购、施肥、打药、销售以及日常检测信息通过‘台农链’上传,实现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信息互通,改变以往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脱节的现状,真正做到农产品‘全链条’可追溯。”玉环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海滨说。
在强化过程管控的同时,玉环也十分注重规范源头治理。建立绿色农药专柜,在农资店内张贴文旦绿色食品种植操作规程、用药指南;实施“肥药双控”,鼓励农民使用农家肥;建立健全绿色农产品生产体系,培育一批掌握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申报等知识的农产品生产主体;编制《玉环文旦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图》,全面推行绿色标准化生产……
文旦种植过程“全链条”可追溯使得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实现双提升。2021年,玉环市文旦亩产量约2500公斤,亩产值约35000元,农户收入增加10%,经济效益显著;通过绿色体系建设,推广肥药双控,减少化肥使用量10%,减少农药使用量20%,生态效益明显。
“使用‘台农链’后,种植方式更规范、更绿色,文旦的甜度和产量都有明显提升。生产信息公开透明,更多消费者愿意来买。去年,我们合作社的产值达500万元,同比增长20%。”玉环市白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卫东说。
近年来,玉环市积极探索“六个一”发展模式,即建设一片规模基地、制定一个操作规程、新增一批绿色食品、打响一个区域品牌、提升一个特色产业、带动一方农民致富,加快文旦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可追溯化建设,奋力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金字招牌——“玉环文旦”。
今年1月,玉环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切口,投入377万余元打造“文旦一件事”数字化应用平台,旨在用数据打通产、供、销全流程,丰富文旦产业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产业抗风险能力、优化供求关系,实现科学化产销、数字化监管、便捷化服务。
“‘文旦一件事’分为文旦生产管理、流通管理、监管服务、文旦产业服务、示范基地数字化应用等五大系统。”玉环市文旦特产服务中心副主任陈青英表示,该平台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提高农业主体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玉环文旦”品牌价值。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