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海味换个“吃法” 常山三门做出产业富民大文章
编者按:4月6日下午,省委召开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会上,西湖区、北仑区、瑞安市、吴兴区、南湖区、越城区、武义县、常山县、三门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等10个县(市、区)负责人交流了全力服务保障亚运筹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经验做法。《书记县长冲冲冲》栏目推出“亮招”特辑,透视在会上发言的一线总指挥在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招、高招。
一只小胡柚,要创成百亿级大产业;一口鲜甜的小海鲜,能“接二连三”,带动一个县三分之一以上农户持续创富……在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常山、三门两县书记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些“舌尖上”的产业。
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就是新空间。小胡柚和小海鲜,两县紧盯看似小实则特色和优势鲜明的资源,换个思路和做法,全力挖掘特色、厚植特色、放大特色,终于做成了具备鲜明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大产业,做出了山区县产业富民这篇大文章。
好品种怎样更有好味道
小胡柚和小海鲜“凤凰涅槃”
江中集团与常山县政府签约,共同开发江中胡柚膏产品。右二为潘晓辉。
“聚力‘双柚合璧’、争创百亿,胡柚要真正成为‘共富路’的金果子。”常山县委书记潘晓辉说。
胡柚,是常山人的宝,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参与种植、生产、销售的农民有近10万人。虽然成名很早,但随着脐橙、丑柑等一系列柑橘新品种上市,口感微苦的常山胡柚一度遭到市场冷漠,身价骤降。
十几年来,几经浮沉的常山胡柚,通过“凤凰涅槃”式发展,从销售鲜果到精深加工,走上了全产业链发展之路。
所谓“双柚合璧”,就是近年来常山为改善胡柚深加工产业口味,为胡柚引入新伙伴——香柚。香柚虽不能直接食用,却可以加工成香料,胡柚与香柚结合后,能改善胡柚汁和胡柚茶的风味和口感,香味更浓。
香柚和胡柚碰撞出美味,也为胡柚产业打开了新的空间。到2022年末,全县香柚种植面积达到一万亩,仅双柚深加工原料产品及其制品总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
而东海之滨的三门县,则以小海鲜闻名天下。当地人千方百计想让46万多亩养殖基地里的小海鲜更鲜甜,因为这是全县三分之一农村劳动力的“聚宝盆”。
“三门要做优小海鲜,打造海湾鲜甜城。”县委书记陈曦说。
为做美鲜甜味,三门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保护:为小海鲜划定种质保护区,在保护区域范围内,实施严禁个人进入核心区进行采捕、组织增殖放流活动、严控保护区上游河流的来水水质等一系列措施,保障物种多样性和种质遗传资源;同时,先后挑选出108种常见的、有经济价值的小海鲜品种,汇编成册重点保护。
此外,三门还成立中国青蟹研究院,引进省内对虾顶尖养殖团队,探索“共富渔塘”数字化管理,获评国家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小海鲜,鲜到极致便是甜。”在陈曦看来,对小海鲜养殖的源头守护、技术改进、管理提升,就是对共富种子的守护。
好味道怎样变成好产业
“鲜甜三门”和“一份常礼”闯市场
放大特色,延长产业链,才能让山区县的好味道,成为持续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好产业。学会吆喝和“接二连三”,成为两县共同的选择。
“我们制定了‘鲜甜三门’区域品牌发展战略。每年都举办网络青蟹节和小海鲜博览会,推动小海鲜组团闯市场。”陈曦说。
三门打出一系列做强做大品牌的组合拳——青蟹、跳跳鱼等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给予青蟹产品一系列知识产权的保护,设计三门鲜甜的logo,销售用统一包装……
而在常山,胡柚也从去年开始又一次“焕新升级”。常山农产品有了区域公用品牌——“一份常礼”,常山胡柚有了愈加别致的名称——“一份常礼,柚见80+”。所谓“柚见80+”,指常山采摘后的胡柚放至80天,口味更佳;常山当地都采用果径80毫米到90毫米的胡柚,达到品质上的统一。
“我们打响了‘一份常礼’区域公用品牌,常山胡柚开发出八大系列60余种产品,带动鲜果价格增长70%,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潘晓辉算了一笔惠民账。
不仅如此,按照农业部门规划,胡柚深加工产品将按照“饮、食、健、美、药、香、料、茶”8个方向布局,开发100余个系列产品。
目前,常山还在大力发展常山胡柚特色旅游产业,拓展胡柚休闲文化功能,从过去的单纯“卖水果”转变为“卖风景”。常山结合旅游专线、胡柚主产地等,建成一条全长15.3公里的胡柚景观大道,沿线休闲观光、民宿、漂流、采摘游一应俱全。
“三门也在推动‘鲜甜’元素‘接二连三’,实现产业联动、植入全域,串起鲜甜游。”陈曦说,目前正在打造多彩渔塘、多彩田园,推出绿湾海韵、桃源新境等8条主题线路,让“种养、吃住、游玩”环环致富、行行创富,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