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农业的确山符号——确山县培育壮大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纪实
近日,记者从确山县农业农村局获悉,至目前,确山县拥有“留庄大米”“瓦岗红薯”“瓦岗西瓜”“确山中药材”“确山板栗”等“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品牌83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七名。同时,“确山板栗”“瓦岗红薯”“四孩香菇”“留庄大米”等农产品入选河南省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主攻方向,以“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发展“一镇一业”和“一村一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采访中,县有关领导告诉记者。
强化认证 严把关口育品牌
确山县农业农村局树立“认证也是监管”的理念,通过认证登记,强化申报主体质量控制能力,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特色。工作中,他们坚持“从严从紧、积极稳妥”的原则,进一步严格认证登记程序。
县农业农村局坚持重心前移,把“三品一标”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纳入例监测范围,加大抽检比例和频率,坚决淘汰不合格产品。选择有检验检测资质、信誉度高的检测机构,严格检测规范,切实把好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检测两道刚性闸门。
为把好现场检查关,他们加强对申报“三品一标”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的检查,督促企业落实质量控制措施、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确保企业规范运行,严格落实标准化生产。为把好材料审查关,县农业农村局抽调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申报材料审查组,按照申报规范要求认真审查,确保申报材料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强化培育 政策引导创品牌
确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高效品牌农业的发展,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制定品牌创建、质量提升、安全达标等专项工作方案,全力开展“三品一标”创建培育。各镇(街道)狠抓农产品“三品一标”品牌发展,及时解决申报认证过程出现的有关问题,强力推进本辖区内农业品牌创建工作。
近年来,确山县先后邀请省、市50余位专家学者,开展30余次调研活动,做好“三品一标”的统筹规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编制了《2019-2021年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2018-2020年稻渔综合种养实施方案》《农业特色产业种植三年规划》等10余个发展规划,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县里研究制定农业品牌奖励办法,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分别给予政策激励和资金奖励。对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突出的企业和合作社,县委进行公开表彰。去年以来,已先后发放奖金310万元。
县农业农村局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农业企业依托农业公共品牌,培育壮大企业品牌。全县“三品一标”数量增加至8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2个、绿色农产品3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3个、河南省我最喜爱的绿色食品3个、河南省绿色食品基地2个。竹沟镇竹沟村(手工木制品)、留庄镇赵楼村(水稻)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强化宣传 营造氛围壮品牌
近年来,确山县相继举办板栗节、西瓜节、农民丰收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节会”活动,不断提高确山特色农业的知名度、影响力。确山县的板栗节成为河南省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入选的五个系列活动之一。
2018年9月17日,确山县参加了由阿里巴巴发起的丰收购物节活动,与淘宝网合作宣传瓦岗红薯,4个小时卖出8万公斤瓦岗红薯,一度造成全县红薯脱销;2021年5月,瓦岗西瓜采摘节期间,先后有1万余人参与,销售西瓜累计超过1.5亿斤。
确山县以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实施“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战略,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平台,加强农产品网上推广和营销。目前,全县从事“三品一标”农产品销售电商企业160多家,每年网络销售农特产品约1.8亿元;建成益农信息社194个,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网络对接载体,打通了线上销售最后一公里。
该县对“三品一标”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参加全国产销对接会、农洽会、“绿博会”、“有机博览会”、“地标农产品专展”、农博会等全国性或区域性展会,并推动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关系。确山县竹沟镇新美润种植专业合作社自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以来,成功与武汉、驻马店等城市55家商场、超市建立合作关系,年销售香菇近6000吨。(来源:驻报集团全媒体 红色确山确山县农业农村局 图文:张新义路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