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一颗橘子卖20块还要“抢”!吃货口中的橘中“顶流”,冲上热搜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2-04-03

 

上周,宁波象山晓塘乡村民陈忠林的手机响个不停。一看是熟悉的来电号码,陈忠林笑了,“来找‘红美人’的老客来了。”

行驶在阡陌纵横的田间小路,距离杭州200多公里的宁波象山,在山下的田野里,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地罗列着。

3月,大棚里橘树抽出嫩枝,吐露春芽,外地客商闻讯而来。临走前,对方一个劲儿地和陈忠林敲定,“老陈,今年的橘子,我们定了。”

收购价远超一般橘子,零售价在20多块钱一颗,还登上过微博热搜,到底是什么橘子能有这身价?不妨跟着我们去橘林现场看了看。

“威亚”的橘中“顶流”不易种:

橘农老陈一年挣到一套房

今年54岁的陈忠林,从未想过,自己会和网友口中的橘中“顶流”天天打交道。

16年前,陈忠林守着自家橘林,种的是早熟蜜桔。“要养活一家四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种橘子 “靠天吃饭”,碰上大年,柑橘的地头收购价一度跌到过五毛钱一斤。光靠种橘子,陈忠林一家的全年收入不足十万元。

陈忠林想到了在当地晓塘乡开网吧,“按年轻人的话说,这是养家糊口的副业。”

直到2016年,甘甜可口的红美人,打开了陈忠林的无限想象。“红美人”被誉为橘子界的“贵族”、柑橘界的天花板,几乎所有第一次尝到红美人的人都会有这种“惊艳”的感觉,糖度保持在1315度,糖酸比完美,入口即化,口感如“果冻”一般。

陈忠林拿出4亩地嫁接试种,东拼西凑了十多万元搭建温室大棚,“第二年挂果,4亩地就卖了50多万元。”

陈忠林逐步扩种,承包14.5亩地,收入一下子突破百万。这两年,陈忠林的红美人种植面积达到了20多亩。至于收成如何,陈忠林换算一下,“拿我们老家农村的房子来说,一年差不多挣到一套房。”

橘子卖得好,关键在于会种。“红美人”虽然优点多、价值高,但也是出了名的“难伺候”——怕雨怕霜怕冻,自带易病体质,嫁接、修剪、花期管理等都需要花费心思。

大年初八,室外寒风阵阵,果园的20多亩“红美人”躲在严严实实的大棚中。为了更好挂果,陈忠林早早出门,背上剪刀,在大棚里忙碌起来。农场工人剪枝后,陈忠林不放心,还是会再修一次。

与普通的柑橘不同的是,红美人都吊着“威亚”悬在空中。原来,由于个大汁多,所以单果比较重。着色成熟时果农们还要人工绑绳拉枝,防止果压断枝丫。

从黑龙江到广东,不少外地买家都“上瘾”了,点名要找象山的“红美人”。 “红美人还没成熟,人家就来地头看,订金也早早打过来,”陈忠林和雇来的8位工人忙得够呛,采摘、装箱,近10万斤象山“红美人”柑橘,成了抢手货,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

从一个网吧小老板到年入10万元的小橘农,再到年收入近200万元的“柑橘大户”,橘农陈忠林的“三级跳”,源于对“红美人”品牌的信心。

出名后也有“成长的烦恼”:

一年投诉18次外地“李鬼”红美人

从种橘子到带动象山村民们致富增收,一颗小果子,蕴藏着农业现代化的共富大能量。

“亩均收入比种植普通柑橘翻了10倍以上”“年年卖光,都是回头客”成了象山橘农的 “定心丸”。

据象山县柑橘产业联盟理事长张来伟统计,目前红美人在象山全县栽培面积为3.9万亩,总产量1.8万吨,平均售价50/公斤,亩均收入达“万美元”,最高达到20万元/亩,成为当地广大农民的一大经济收入来源。

但是,持续“走红”10多年之后,象山红美人也面临“成长的烦恼”——

随着全国各地引种越来越多,“红美人”遍地开花,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名气大了,也有买家提着各种渠道而来的“红美人”找张来伟“投诉”,“不是象山发货的象山红美人,还是正宗的吗?”

拍短视频为红美人吆喝,象山县柑橘产业联盟秘书长石文川,在短视频平台上已有5万多粉丝。

在他拍摄的视频里,象山红美人生长在数字化的温室大棚里,挂着许多类似空调和排风扇的东西,还有控制开关和全景摄像头。“这不是简单地盖个大棚,这里面的技术含量很高。象山红美人品质要好,品牌也要保护好。”

2001年自主选育成功,2010年开始设施栽培大面积推广,2021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注册成为区域公用品牌证明商标,象山红美人已是当地亮眼的“金名片”。

从去年开始,象山橘农高增接到了一个任务:在各个电商平台为象山红美人“正名”。“光是这一年,就投诉了18次,最难的一次,面对的是行业内名列前茅的大水果商。”

面对市面上充斥着不少打着象山红美人的旗号的各地橘子,高增有些无奈。明明标题写的的是象山红美人,发货地却在天南海北,而价格出奇得便宜,几块钱一斤,东西也完全不一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有一次,有网店与象山十月红农场合作供货,但在过程中,对方将外地红美人冒充象山红美人在网上故意高价销售,“我们发现,真实销量和收购量严重不符,再加上口感不如意,还收到了差评。”

“顶流橘子”的保护之路:

配备“身份ID” 保护后增收超30%

这些让高增和象山橘农头疼的问题,在一次合作签约后,大大缓解。

2020年起,象山当地政府与阿里巴巴数字乡村联手。

为了保障象山“红美人”精心打造的区域品牌权益,数字化技术手段被引入,象山柑橘联盟将象山柑橘、象山红美人商标备案到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可在线举证、打击一系列侵犯象山红美人商标权的行为。

2021年开始跟阿里巴巴知识产权部门合作,有了品牌保护后,对于我们县568名种植户的整个销售收益,最起码有了30%以上的提升。”象山县柑橘产业联盟品牌保护负责人表示,这一合作投诉高效、保护有力,让真正拥有地理标识农产品的农户实现增收。

每年底,被称作“橘中顶流”的红美人也将迎来“高甜时刻”。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怎么才能买到正宗的象山红美人?

据象山县柑橘产业联盟介绍,一箱箱发往全国各地的象山“红美人”里,外包装盒上贴上二维码,只要扫一扫,可查看购买的“红美人”的溯源信息。

在电商平台,“码上放心”原产地溯源码上线,为每一盒象山红美人配备了“身份ID”。譬如,当消费者在淘宝下单购买时就会发现,来自原产地的象山红美人均带有“正品溯源”字样,配备“小蓝心”追溯标识,支持原产地信息查询。消费者收到红美人之后,也可直接使用手机淘宝或支付宝,扫描外包装上的二维码来查验真伪。

橘中“顶流”火了,这份甜蜜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积极引导、平台技术支撑以及种植者积极参与。这些也将成为区域农产品探索数字化、品牌化实现优质优价的新方法、新模式。

 

untitled1.png 

△象山当地大棚种植的红美人)

331日,据阿里巴巴发布《2021年知产保护年报》披露,去年阿里依托持续创新的知产保护技术和多模式联动,展开了一系列与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合作,提供专业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工具,让品牌权利人的知产保护实现降本提效。截至202112月,已累计保护7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这当中,不仅有浙江的“象山红美人”,通过区块链等技术,他们为“炎陵黄桃”等正宗原产地提供一站式知产保护,从而大幅提升当地品牌知名度和价格优势,这些特色产业地区的果农也因此受益,实现收入增长。

数字化,不断从土地向餐桌延伸,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结出硕果。

“橘花摇曳四月风,绿波丛中露玉容。” 再过半个月,洁白素雅的橘子花在红美人树的枝头怒放。对陈忠林等象山当地的橘农而言,距离令人期待的收获期越来越近了。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