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强服务 提品质 打品牌!绍兴春茶生产破局有良方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2-04-01

 

采茶工难找、生产成本增加、外地客商来不了……3月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省部分茶产区春茶生产形势不容乐观。3月中旬以来,省农业农村厅派出多个调研指导组深入湖州、绍兴等茶叶主产区,摸实情、寻良方、解难题,帮助茶企茶农渡过难关。328-29日,记者跟随绍兴组调研时发现,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和茶叶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应对目前茶叶生产窘境,打出强服务、提品质、打品牌等系列组合拳,确保春茶生产和疫情防控“两不误”。


微信图片_20220331165440.jpg 

绍兴是我省茶叶主产区之一,相较于往年,今年采茶“用工荒”显得更为突出。“往年,我们有200个左右的采茶工,今年受疫情影响,目前只招到了120多人,用工缺口不小!”对于用工紧张问题,绍兴市柯桥区东方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宝良深有感触,“为了抢抓时间、推进采摘进度,采茶工近几天早上五六点就开工了,为提高采茶工积极性,我们给采茶工的日薪已涨到了220元。”

“东方茶业”一样,为了吸引到更多的本土采茶工,绍兴玉龙茶业有限公司今年也提高了采茶工的工资。“公司有800多亩茶园,我们采取分片轮流采茶的方法,来缓解‘用工荒’。”公司负责人李汉兴说。

虽然疫情导致用工难,生产成本增加,但不少绍兴茶企掌门人对今年茶叶生产效益仍充满信心。这背后,与他们未雨绸缪、致力于提升茶叶品质、打造茶叶公共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密不可分。

“虽然近期物流受阻,但公司接到的茶叶加工订单却增加了不少。”新昌县红旗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石志辉说。这源于公司近年来严格执行统一采摘标准和加工工艺,努力提升茶叶质量,不仅成功维护住了一大批老粉丝,还吸引了一批新客户,今年的加工总量较去年增加一倍多。

新昌县群星茶业有限公司也在提升茶叶品质上下了不少功夫。公司把茶叶生产基地建在海拔300米至600米的山区,优异的环境资源天然地为产品增加了“含金量”。同时,该公司对茶园管理、采摘加工设立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专门引进的数字化生产设备为茶叶精细加工和品质管理提供了“保护伞”。“品质有了保障,茶叶的价格高了,销路也畅了,今年茶叶销售应该不成问题。”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在柯桥区平水日铸茶品牌管理服务中心,工人们十分忙碌,茶农送来的茶叶在进行抽样检查和感官评审后被包装成统一的样子。“平水日铸”是柯桥区茶叶公共品牌,管理服务中心对茶叶实行统一评审把关和包装,保证“平水日铸”“花蕾状、板栗香、鲜爽味”的质量特色。该中心负责人介绍,如今,茶企和茶农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当地已有20家茶叶生产企业主动申请授权使用该品牌和商标,开设标准化专卖店35家,茶叶生产效益逐年提高。

为帮助茶企茶农破解当前茶叶生产难题,绍兴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紧密结合“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在疫情防控、茶工组织、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目前,绍兴全市春茶开采面积已达41万余亩,落实采茶工15万余人。当地压缩茶事活动规模,压实辖区茶叶交易市场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严格落实所有采茶工完成核酸检测,常态进行测温、验码等疫情防控措施,牢牢守住疫情防控防线。

春茶开采以来,绍兴市、县两级已派出多支服务队下沉一线,指导检查茶叶生产经营主体212家次,持续强化春茶生产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全力为春茶生产销售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保驾护航。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