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扬长补短强基 破解发展困局 推动马铃薯产业从“大”到“强”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2-03-30

 2571725.jpg

近段时间,恩平马铃薯丰收、大量上市,但不少种植户面临卖不出去、卖不出价的难题。 周晓营 摄

近期,恩平马铃薯丰收,大量上市。不过,马铃薯市场却不像往年一样“有价有市”,不少种植户面临卖不出去、卖不出价的难题。面对这一销售困局,恩平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积极联络找销路;五邑红电商、美团优选等企业主动上门收购;江门市各单位以及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帮扶购买马铃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恩平马铃薯销售难题得到较为圆满解决。

我们为恩平市委、市政府的迅速行动叫好,为各单位、各企业以及广大市民八方支援的义举点赞。我们还应该思考,如何建立稳定有效的机制,让这样的发展困局不再出现。

为推动恩平各项工作上新台阶,恩平市委提出“扬长补短强基,守正高标发展”十二字工作方针。在记者看来,“扬长补短强基”这六个字正是解决恩平马铃薯发展困局、实现马铃薯产业从“大”到“强”的破局密码。

发挥自身三大优势

提升品牌价值

恩平马铃薯产业目前主要有三大优势。

一是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恩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霜日仅25天,年平均气温22.1℃,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四季宜耕,发展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恩平冬种马铃薯的生长期处于气温较低的冬季,虫害相对较少,不需要喷施毒性较高的农药或施放激素等,这让恩平出产的马铃薯更加健康环保。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恩平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交通便利,同时处于广东省马铃薯适种区的中心,优势突出。

三是体量优势明显。恩平市马铃薯产业园是江门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广东省内一流马铃薯生产基地、国家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全年种植面积近266.6公顷(4万亩),种植农户超2000户,产量达9万吨以上,产值近2亿元,种植体量、产量均排在省内前列。

如何进一步发挥这三大优势,恩平大米产业为恩平马铃薯产业打了一个样。

近年来,恩平大米凭借优良产区环境、上乘品质,频繁亮相各种大型农业展会,逐渐走出恩平。其中,“象牙香米”获评“广东好大米十大品牌”,沙湖镇获评“广东好大米特色产区”,恩平丝苗米产业园被列为2019年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助推恩平大米产业迈入省级平台。在各种光环加持下,恩平大米中最贵的沙湖有机米和牛江富硒米,市场价格达到了32/公斤,实现“有价有市”的良性发展。

同样主产地位于沙湖镇和牛江镇的恩平马铃薯产业,完全可以借鉴恩平大米产业的崛起之路,如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深挖“健康元素”,为产品提质增收赋予科技底色;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富硒马铃薯、有机马铃薯等系列高端产品,为产品提质增收赋予品牌光环。同时,发挥区位优势,深耕广东及相邻省份的市场,实现马铃薯就近销售,降低运输成本和产品损耗,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补短

引入深加工企业

瞄准下一个万亿“赛道”

今年恩平马铃薯产业遭遇的销售困局,暴露了产业发展最大的两块短板——销售渠道单一、产业链短。

当前,恩平马铃薯产业基本上都是销售初级农产品,不仅价格波动大,而且附加值不高。而深加工企业,恰恰能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2021年,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重点发展壮大智能家电、现代轻工纺织、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和食品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恩平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围绕食品饮料产业进行招商引资,打响恩平食品饮料品牌,并锚定了加快把食品饮料培育壮大成超20亿元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

此时,将引入马铃薯加工企业摆上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马铃薯产业链,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既符合江门、恩平两级的发展布局,也是推动整个产业良性稳定发展的关键一环。

今年216日,江门发起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谋划“一园四区”产业园战略布局,加快对接RCEP市场,致力推动“侨都预制菜”成为餐厅饭桌的“网红菜”、世界华侨的“乡愁菜”。这为恩平马铃薯产业开启了另一条与食品加工有关的万亿“赛道”。

在这一“赛道”上,恩平裹粽已经先行一步。早在10多年前,恩平裹粽就按预制菜标准制作生产。近年来,代表性企业恩平市棕源食品有限公司不断添置设备、加大技术研发,提高预制菜的生产标准和水平,对玉米、芋头、花生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在预制菜产业“赛道”上积累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依托这一基础优势,在预制菜中加入恩平马铃薯,并扩展一系列菜谱,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组建专业人才队伍

打通内外销售渠道

当前,恩平马铃薯的销售模式归纳总结可分为两类。一是种植户在田间地头等待中间商上门收购;二是以农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中间商统收统售,赚取市场差价。销售渠道单一且不稳定,种植户与市场行情变化有信息差,从而或导致中间商收不到价格合适的马铃薯,形成销售难的局面。

随着当下消费市场网络化、电商购物平台崛起,种植户如果没有网络化意识,不懂转型变通,一味保守,“靠、等、要”的销售模式注定会逐步被市场淘汰。为此,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已势在必行。

面对今年的恩平马铃薯销售困局,以美团乡村振兴电商带头人、公益讲师何娜等为代表的“电商人”通过五邑红、美团优选等电商平台,打了一场漂亮的“销售战”,也为恩平马铃薯产业如何搭建新的销售渠道提供了良好的解题思路。

据统计,截至324日,五邑红电商统筹助销马铃薯数据如下:传统电商渠道共售出9.13吨,社区团购美团优选共售出507.5吨,江门市各单位共帮扶购买35.04吨。各方协力联农带农,共售出马铃薯总计551.17吨,帮助23位种植户及6位困难户解决了马铃薯销售难题。

从这一事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一是组建一支懂销售、懂策划、懂行情、懂技术的专业农业网络销售队伍,助力恩平马铃薯在电商平台往标准化、产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可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养一批乡土人才,组建一支自带流量、自带渠道的新型专业农民队伍。另一方面,可以引入专业农业服务团队,为恩平农产品提供产业设计、产业销售、产品标准化建设以及产业渠道开拓等服务,并为恩平乡土人才提供专业培训。只有通过专业人才的推动,才能更好地让农产品形成“网货”,农村电商才能可持续发展,通过互联网渠道助力恩平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

二是建立内销应急机制,实现内销外售“双循环”。恩平市可由政府牵头,联合各镇(街)、各部门单位及各大超市、餐饮企业、农贸市场等形成农产品内销应急机制,鼓励商家平时优先购买使用恩平马铃薯,在恩平马铃薯销售遇冷时启动应急购买机制,从而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销售风险。

【强基】

抓好品质把控

成为“触网”关键

经过多年发展,恩平马铃薯产业已打下了不错的发展基础,先后获得国家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国字号”荣誉,被评为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省区域公共品牌,上榜“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并通过GAP认证。然而,恩平马铃薯产业的各项基础尤其是品控方面依然需要继续强化。

解决农产品销售的难点往往离不开标准化建设,这正是恩平马铃薯产业在销售环节缺少的重要内容。何娜表示,恩平马铃薯品质优越,非常有条件打造优秀的本地农产品品牌,关键是要做好品控,建立产品标准化、产品质量分级等制度。“电商平台是当下国内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各电商平台对农产品的品控要求极为严格。品质把控不好就会造成大量售后问题,因此,制定标准、做好品控,是产品走上电商平台的一个关键。”何娜说。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