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沈仁芳代表:提高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能力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2-03-08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建设优良的农产品品牌是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和规模,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不但影响农产品销售,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该农产品“覆灭”。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致公党江苏省副主委沈仁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深度剖析了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致公党江苏省副主委沈仁芳

沈仁芳代表认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假冒伪劣地域性地理标志农产品情况严重,二是大企业和资本投资对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建设兴趣不足,三是信息不通畅的老问题依旧未解决,四是农产品质量差异较大,五是进口农产品品种对本地品牌产生较大冲击。

针对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能力,沈仁芳代表提出如下建设性意见:

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和加强市场监管。相关部门不能只关注“发牌”,更需担负起协调管理的职能,加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基地,以及相关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监管和维护。同时,加大对区域品牌的滥竽充数者的打击力度,建立一套完整的长效监管机制,防止假冒伪劣农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和破坏市场运行秩序的行为。

其次,应搭建农产品品牌利益价值共同体,建立多方利益共担共享机制。从政府到行业协会、大企业、投融资机构、农产品生产者形成一个共同创造品牌价值的共生平台,并逐步建立起信誉管理、风险管理、收益分成的规章制度,最终形成共同体内互惠共赢的发展模式。

第三,完善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认证体系,为实现农产品全产业链保险体系夯实基础。特色农产品应构建一套完善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认证标准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品质检验与认证、主体准入与退出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标准界定,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品牌建设风险,使保险机构能够有效评估农产品生产链的风险率。

第四,加大财政对品牌建设和农业科研投入的扶持,保护和发展本地品种。激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地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制定农产品研发体系,为农产品提供科技支持并创新本地农产品品牌建设。

第五,提高对本土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提升本土农产品附加值,将初级产品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还要结合本土特色,加工成特色产品。统一国内农产品标准,严格把控产品的外形、质量。对地理标志产品,要由当地农业部门会同企业或专家建立起严格的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化体系。

最后,沈仁芳代表建议,最大程度的发挥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作用,扶持和规范农村电商平台发展。在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的多方共同体中,规范农村电商经营单位的经营范围和特定品牌的条件以及规定期限等管理规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