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魔芋产业大带小 共同发展齐致富
近年来,贵州省威宁县因地制宜,积极发挥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龙场镇四乡村以大户带小户、以点带面的方式持续调优种植结构、调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魔芋种植,为群众增收致富拓宽道路。
冬春交替之际,威宁天气寒冷。在龙场镇四乡村村民白祥荣的魔芋种植基地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魔芋采收,全家齐上阵,你挖我装,大家配合默契。魔芋丰收,腰包就鼓,白祥荣一家越干越有劲。
今年52岁的白祥荣,1992年便与魔芋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他在地里意外发现一棵长势良好的野生魔芋,由于村里都是以种植马铃薯和玉米为主,这棵茂盛的魔芋一下子就引发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把这棵魔芋挖回家进行移栽,等到魔芋成熟后,白祥荣便把挖出来的魔芋留作种子进行种植。
随着时间的推移,“魔芋生魔芋”,白祥荣从最开始的一棵魔芋,发展到如今的7亩魔芋,去年他家卖魔芋的净利润就达4万余元。
白祥荣说:“对比种包谷洋芋,魔芋有10倍的收入。下一步我要扩大规模。”
30年来的魔芋种植,白祥荣苦学钻研魔芋种植技术,他从最初的“技术小白”蜕变成了“种植达人”,无论是选种、管护、病虫害防治,只要有不懂的人来问他,他都能娓娓道来。
白祥荣说:“种魔芋必须要有技术才行,像今年这种高旱涝气候我的魔芋都没有瘟的,我用的魔芋种子相当抗旱、抗涝。”
魔芋不仅可食用,还可作为药用,市场前景好、价高、不愁销路,在看到白祥荣种植魔芋致富后,村里的不少村民开始加入到魔芋种植的队伍中来。在种植过程中,白祥荣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技术倾囊相授。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富。如今,在白祥荣的带动下,四乡村的魔芋种植已达350余亩,大家齐心协力搞种植,增收致富奔小康。
龙场镇四乡村党支部书记彭美广说:“我们村种魔芋的有58户,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实施‘五五攻坚行动’,继续在魔芋种植上发力,让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更加夯实,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