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地理标志”,大陈黄鱼有了“品牌溢价”
“腊月至春节前后,就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春节将至,在大陈岛养殖基地的广源渔业销售经理陈东兴奋地说:“目前大陈黄鱼价格每公斤100至160元,我们有4个网箱,养殖面积7万平方米左右,估计腊月至春节这段时间销售量会达15万公斤。”
为更好发展大陈黄鱼产业,去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大陈黄鱼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积极推进大陈黄鱼品牌建设,挖掘地标内涵,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2021年,大陈黄鱼入选浙江省网上农博会金奖产品推选名单和浙江特色伴手礼名录。
成立品牌指导服务站 制定标准提升品质
去年9月,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农水局成立区农业品牌指导服务站。通过“大陈黄鱼”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全区农业产业走“品牌兴农”发展道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成立农业品牌指导服务站的初衷就是积极引导涉农市场主体积极申请商标注册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只有创出自己的品牌,增加品牌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档次,才能更好地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站为全区涉农市场主体在商标品牌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提供一站式、专业化的服务与指导。目前,“垦荒黄鱼”集体商标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根据现在活黄鱼销售的新情况,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新增“大陈黄鱼”第31类活鱼注册类别。
同时,我区还制定了《大陈黄鱼养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重新修订《大陈黄鱼》团体标准。着重在养殖条件、养殖措施、苗种培育上下功夫,推进养殖健康规范化生产,促进大陈黄鱼产品质量和价值的提升。开展了大陈黄鱼养殖标准丽水山耕认证,制定《丽水山耕:离岸养殖大黄鱼》团体标准,填补“丽水山耕”在海水产品认证中的空白。
率先上线“浙地标链” 全面宣传提升知名度
“我宣布,大陈黄鱼‘浙地标链’正式上线。”去年11月,我区召开大陈黄鱼“浙地标链”上线新闻发布会,标志着全省首个“浙地标链”产品正式上线并投放市场。
“浙地标链”系统以区块链技术破解大陈黄鱼仿冒侵权、品牌效益不高、行业内卷等难点、困点,实现大陈黄鱼原产地有力证明,推动大陈黄鱼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大陈黄鱼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浙地标链”注册率和使用率均达100%,央视新闻、浙江卫视等媒体纷纷给予肯定报道。
同时,我区还联合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举办“大陈黄鱼”地理标志摄影大赛,面向全区儿童开展“童绘黄鱼 最美大陈”地理标志主题绘画比赛,参与人数达70余人;拍摄大陈黄鱼专题宣传片,在街头大型显示屏、杭州和台州市区公交车、上海电梯等媒体渠道进行广告投放,全面开展大陈黄鱼的宣传;在大陈岛上搭建国家地理标志大陈黄鱼文化陈列馆,打造大陈黄鱼地标宣传展示窗口和体验中心。
区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陶庆贵表示,接下来,将加强大陈黄鱼品牌保护,积极培育大陈黄鱼为驰名商标,拓宽大陈黄鱼销售渠道,提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为全面助力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