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好大米是如何“诞生”的?
图①“羊脂籽米”产品图片(资料图片)。 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
图②在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包装加工好的“羊脂籽米”(资料图片)。 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
图③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员工在从育秧田中取出育秧盘(资料图片)。 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提供
近日,一则“由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送的‘羊脂籽米’获第二届国际米食味品鉴大会中国区总决赛综合组金奖”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此前,“羊脂籽米”已经在多项国际、国内大米奖项评选中拔得头筹,它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探秘金奖大米是如何诞生的。
科技赋能培育优质品种
“这就是‘羊脂籽米’,它的外观如羊脂玉一样洁白无瑕、温润细腻,种植过程中绿色天然无污染,所以命名为‘羊脂籽米’。”2021年12月22日,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俊手捧大米向记者介绍道。
大米要想有好品质,育种是关键,这就需要有科技作为支撑。“‘羊脂籽米’(声农4号稻米)是我们和云南声农水稻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它是一种非转基因优质粳米,属于高原粳稻香软米新品种。”杨俊介绍说。
2016年,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云南声农水稻作物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保证品质稳定和产品唯一性。有了研究所做后盾,杨俊的底气更足了。
“我们每年用于研发育种的费用在160万元左右,确保品种不断优化,并将优质品种知识产权买断。”杨俊说。
记者了解到,“羊脂籽米”是著名水稻育种专家、云南声农水稻研究所所长蒋志农教授历经30年研发的,声农系列水稻品种为国内、国际首创,以食味优良、抗病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强为主要特点。
一粒大米何以香飘万里?除了自身品质优秀,也和南疆优越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杨俊表示,当初选择在一师十三团和十四师二二五团推广种植“羊脂籽米”,也是看重南疆的自然环境适宜大米的生长。
在南疆,大米有185天至190天的超长生长周期,每天12小时的超长光照,每年4000℃的有效积温,有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塔里木河的干净水源,有碱性土壤,天然富硒、富锶……这些优越的自然因素保证了稻米的品质。
以科技为支撑,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羊脂籽米”品质也有了保障。
据悉,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成功种植“声农4号”水稻的基础上,又试种成功声农系列4个新品种。
完善大米全产业链体系
走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路子,是做大做强大米产业的根本出路。
2016年,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后,坚持水稻产业化发展,通过“品种+基地”发展模式,打造从研发、种植、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从农田到餐桌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
从刚开始的365亩土地小规模规范化种植“羊脂籽米”,到如今的7500亩水稻种植基地,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经走上了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发展轨道。近年来,由于兵团不断推进深化改革,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搭上了兵团支持、鼓励农产品升级的政策“顺风车”。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以来,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逐年扩大种植面积,作物产量不断增加,同时打造“公司+合作社+职工”模式,推动团场农业转型升级,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师市、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与十三团二十连职工联合成立志农水稻种植合作社,流转1500亩土地改种水稻,在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下,当年合作社就取得良好收益,分红当天,职工群众的脸上都乐开了花。
在政策支持下,2018年,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又建立了大米加工厂,职工群众农忙时忙田间管理,冬闲时在加工厂打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在十三团、二二五团建立水稻种植基地,分别种植水稻3000亩、4500亩,以订单模式带动300多名职工群众增收,实现了“水稻研究所+种植基地+加工厂+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
坚持安全品质绿色打造品牌
走进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公司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景象,车间内米香味扑面而来,沁入心脾。车间流水线上,稻谷经过四道细碾流程加工成米,准备发往国内各大市场。
“我们的整个加工流程,都是采用封闭式无菌全自动化流水线作业,坚持不过度打磨抛光,尽可能保留胚芽,保证质量和口感。”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奇介绍道。
如何在大米行业创出更强有力的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会越来越欢迎那些安全、绿色的大米产品。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线,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创建后,进行生态有机种植,力求打造健康、安全、好吃的大米品牌。公司引入SGS(瑞士通用公证行)、熊猫指南、国际米食味品鉴机构等第三方独立检测,保证产品质量。
近年大米行业流行一句话“用科学定义美味,用数字呈现过程”,据周奇介绍,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发展有限公司实施数字大米工程,对十三团、二二五团的生态环境、产出大米的食味值和营养素等进行检测,用数字体现检测结果。“我们对每一粒大米进行508项农残、4项重金属、3项生物毒素检测,检测项目全部零检出。”周奇说。
数字化的呈现方式也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参与感,消除了对食品安全、品质的担忧。
在市面上大米品牌繁多的情况下,消费者如何能买到真正的“羊脂籽米”?这就需要建立溯源体系。2019年,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京东联手打造“京东农场”智慧农业项目,依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实现全程智慧农业可视可追溯系统控制。
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紧跟互联网发展,实现了线上线下全领域覆盖。“我们与京东、天猫、惠农网等多个电商平台合作,并且在成都、北京都有销售公司和仓储物流仓库,形成了多渠道、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周奇说。
截至目前,阿拉尔市金色沙垦发展有限公司已累计销售“羊脂籽米”、沙垦庄园品牌大米1500吨,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这次的金奖,也是对我们大米品牌和品质的认可。今后,公司将扎根南疆,继续推广标准化精细化种植模式,带动更多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杨俊充满信心地说。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