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保康:在一片叶子上“抱团”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1-12-29

 

茶叶是保康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今年11月,保康连续第四年荣获“茶业百强县”称号。

近年来,该县围绕一片叶子做文章,壮龙头、强品牌、兴产业、惠农户,通过“抱团”进一步推动茶叶资源优势变产业优势。

目前,保康茶叶总面积达17万亩,茶企百余家。2020年,全县茶农人均年收入突破8400元,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

打造“链主型”龙头企业

几次和保茶集团总经理陈书宝联系时,他不是在县内的茶场跑,就是在接洽同行参观考察。

2019年,保康引进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萧氏茶业集团,建设保茶集团。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重任:加强产业链整合,助力保康茶业从“卖原料”到“卖产品”、从“卖资源”到“卖品牌”转变。

一家新生企业,两年的时间如何起步?

去年3月,店垭镇神龙茶场等首批企业正式被保茶集团授牌,成为其优质原料供应基地。那时的保茶集团2000吨茶叶加工产业园项目现场,还是一幅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画面。

去年4月,保康茶产业联合会成立,整合包括保茶集团在内的优势资源,推动当地茶企合作共赢式发展。

尽管企业还未正式规模化投产,但向本地茶场采购干茶已在持续进行。以店垭镇神龙茶场为例,负责人安世明介绍,2020年依照采购合同,为保茶集团加工茶叶共计120万元,目前已提前完成2021200万元的合同任务。

2021年,保茶集团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202110月,在襄阳市农业产业化项目观摩交流活动中,保茶集团2000吨茶叶加工产业园项目获项目现场打分第一名,获100万元奖励。

陈书宝介绍,企业摸索实践出的“资源共享、标准共建、品牌共创、市场共拓”的产业化联结新模式,牵头建立的“龙头企业拓市场、行业协会建标准、加工厂企制毛茶、茶农群众种好茶”的分工分业机制,目前正在各方努力下向前推进。

培育+竞争提升品牌含金量

保康作为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处在北纬28°-32°这一世界茶树生长的黄金地理坐标带上。但茶产业发展与全国一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强势品牌的引领。

几年前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有900多个产茶县,8000万茶农,7万家茶企。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分到一杯羹,并不容易。

对于湖北,要打造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区域公共品牌,是待解的课题。在此背景下,一个县要释放茶叶品牌影响力,也面临百舸争流的内部竞争格局。

好品牌是培育出来的,也是竞争出来的。

保康从源头抓起,规划到2022年,全县改造低产茶园两万亩、新建生态高效茶园6万亩,基本建成5个两万亩以上的茶叶重点镇,501000亩以上的茶叶专业村,以产出“好  东西”助推打响“好品牌”。

在品牌建设环节,该县推行“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策略,整体策划包装保康茶叶品牌,推动品牌与产业、产品、市场有机结合。

在产品营销环节,保康确立以绿茶为主、红茶黑茶为辅,逐步转向精深加工的产品定位,力争在全国510个大中城市设立店铺和营销网点,构建保康茶叶营销团队。

截至目前,该县已成功注册“保康绿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茶集团联合48家茶场共同打造的“保康红”“保康毛尖”“保康炒青”3个地理商标,已进入公示阶段。“绿生”“荆山锦”2个国家驰名商标获商标保护,15家茶企获“襄阳高香茶”地理标志使用权。

“单一业态”迈向“三产融合”

122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驱车从保康县城出发,顺着蜿蜒山路开进城关镇官山世外茶源,但见一栋客房楼体整洁如新,不远处是茶叶加工厂房。远眺山坡上的茶园,叠翠淌绿,浅浅云雾点缀其间。

负责人秦小丽介绍,官山世外茶源茶场海拔800米到1000米,林深树茂,因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和山泉水,造就了官山茶的特殊香味。

近年来,官山世外茶源在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茶旅融合、带动农民致富等方面闯出新路,成为该县三产融合发展的一根标杆。

从城关镇沿着山路盘曲南行60余公里,是保康茶叶之乡店垭镇。2020年,湖北西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该镇投资1.8亿元,建设黄山岭茶旅融合项目。一期项目以老街、观坪、格栏坪等万亩茶叶示范带为基础,流转土地30亩,流转茶园3000亩,建设西岭山居接待中心1个,建设集采茶、品茶、论茶、茶艺表演、茶叶销售为一体的茶体验馆和茶文化展示中心,同步建设茶园游步道、观光亭,打造精品茶园。

歇马镇整合百峰片区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并争取金融项目支持,投资2000余万元在紧临九路寨4A景区的香炉山茶园建设金融酒店、茶园木屋,2020年投入使用后,成为保康网红打卡地。

“三产融合不能热衷于炒概念,关键还是实打实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农产品加工业‘接一连三’、休闲农业‘接二连一’。”保康县农技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变“零星分散”为“通力合作”,扬龙头、打基础、提品质,为的是扩规模、增效益、助民富,擦亮保康“中国有机名茶之乡”这张名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