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江苏高淳:打造让农民满意的现代农业典范园区

来源:本站 更新时间:2021-11-19

 

1115日,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公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建设名单,作为螃蟹全产业链典型县,江苏省高淳区成功上榜。今年高淳区螃蟹养殖面积达21.2万亩,总产量预计可达1800万公斤其中,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出的螃蟹每只规格较往年平均增加1015克,价格高于同期10%15%,实现了产量、价格双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更持续提升。

高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18年入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创建,2019年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并成功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012月正式通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考核认定,成为全国首个以螃蟹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园区。

规模化养殖确保螃蟹高规格品质,丰产增收让农民开心

螃蟹要想卖出好价格,品质是关键。“三母四公”是衡量大闸蟹是否属于“高规格”重要标准之一。“今年我们园区几乎找不到‘三母四公’以下的螃蟹。”南京市高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党组书记王严涛说道。预计今年螃蟹亩均产量280斤左右,亩均总产值达到20000元,同比分别提升50%55%,规模养殖效益明显。

强化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完成规模化土地流转。园区通过细致工作,将砖墙镇10796农户土地流转到14个行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再统一入股到江苏青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了园内行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盖。推进规模化设施改造。核心区主要道路基本实现黑色化,进排水渠道、桥、涵、闸、泵配套齐全,电网改造基本到位,水质监测、微孔增氧等现代渔业设施得到普遍应用,极大提升了科技赋能水平和生产效率。实行规模化生产管理。核心区以500亩为一工区面向市场招租,全面推广种草养殖绿色生产方式与技术,有力地推进了经营模式改变,吸引了江苏省淡水研究所、江苏长寿集团南山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绿百多生物开发公司等26家农业企业入驻园区。全面推行“十个统一”服务机制(即统一生态改造、招标经营、养殖模式、技术培训、种苗繁育、饵料供应、渔药配送、质量标准、品控溯源、品牌营销),特别是统一饵料、渔药配送,为园区企业节省了养殖成本,也为提供服务市场主体自身获得了增值效益。

在距离村落较远的区域,强化以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的经营模式。积极探索“共避风险、共享品牌、共同富裕、共谋发展”的农民合作之路,该区域内现拥有专业合作社247家,平均经营面积125亩,家庭农场158家,平均经营面积58亩,合作社农户入合率达到100%。以帅丰水产良种专业合作社、水源虾蟹苗种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种苗繁育基地、社员培训基地、深加工基地、螃蟹暂养基地等场所,创建高效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众多合作社中,还孕育了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合作联社“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目前拥有社员3218个,基地养殖面积13.68万亩,带动南京、无锡等长三角地区水产养殖户2982户,农产品经纪人216名,成为江苏第一家市域水产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打造带农紧密的示范园区,共同富裕让农民安心

该园区紧扣“兴农、姓农、务农、强农”宗旨,将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放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紧密联农带农,实现共同富裕。

推行N141”土地流转。园区所在的砖墙镇将10796户农户土地流转到14个行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再统一入股到江苏青松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合作社农户入社率达到100%

推行21000+500”分红机制。以永胜圩生态养殖示范区为试点,全面推广“土地租金、分红股金‘21000元’再加村集体每亩每年分红500元”模式,带动农民和村集体长久稳定增收。2020年、2021年,农户每年从统一流转的2.1万亩土地获得收益4200万元、村集体每年获得收益1050万元。

推行“固定+季节性”用工模式。园内现有固定“农民蓝领工人”500名左右,用工工期为10个月左右,平均收入4-6万元/年;季节性用工约500名,用工工期为4个月左右,平均收入2-3万元/年,大大增加了园内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同时该园区成立劳务公司,统一提供基础劳动力服务,不断拓展公共服务岗位,灵活机动发布劳务信息,带动更多农户共避风险、共享品牌、共同发展。

推行“乡土专家+富民项目”示范模式。积极发挥“评选一人、带动一批、致富一片”示范作用,培育各类“乡土专家”20多名,落实“专家领办富民项目”26个,直接带动农户5000多户,促进增收3000多万元,园区养殖户代表邢青松被评为2021年全国“十佳农民”。园区已累计吸纳就业人员42700人、其中返乡创业人201人,预计今年可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万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31.82%

生态养殖打造友好环境,绿色园区让农民舒心

在养殖生产中,高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牢牢守住生态优势,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打造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水产健康养殖样板。实施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努力争创首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新建高标准尾水净化示范区6000亩,实现了养殖尾水“渠—塘—表”三级沟系自然净化,养殖尾水实现达标排放循环利用;开展池塘生态化改造,2021年新实施4个池塘生态化改造项目,面积3130亩;集中开展螃蟹看管房及周边环境整治,突出“整、禁、清”,对所有沟汊全部禁养,采取生态木桩护坡、种植挺水植物等方式,提升沟汊生态净化功能,累计整治螃蟹看管房2000多栋、沟汊生态治理70多公里。

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建设样板。结合水乡文化和养殖生产,坚持园区建设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将美丽经济与美丽乡村相结合,坚持“新村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绕新村转”,以新村带动产业培育,以产业支撑新村发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地就业,让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留在农村,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园镇村协同发展,园区创建以来已新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139个。

打造内涵丰富、绿色融合的休闲农业发展样板。加快推动螃蟹产业与全域旅游融合互动发展,让固城湖螃蟹这一地方特色“名片”成为助推高淳全域旅游发展的“引擎”。已连续成功举办21届固城湖螃蟹节,“中国高淳固城湖螃蟹节”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园区内重点支持以渔家水产风味、荷蟹特色风趣为主线的圩区农家乐,建设了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和康养基地,建成了建筑面积达2268平方米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博物馆和1200平方米的农业园展示中心,打造了一批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园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4.5亿元。(梅有栋 单成志)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