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六个强化举措让小“土豆”变大“金豆”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为加快推进优质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优质马铃薯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建设目标,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主导产业,以“六个强化”工作举措扎实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让小“土豆”变大“金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在马铃薯产业发展工作中,威宁马铃薯种植面积保持在200万亩左右,确保原原种年生产能力达2亿粒以上。种薯扩繁面积在100万亩以上(原种4万亩,一级种16万亩,二级种80万亩),产量达到200万吨以上。基本满足中国南方脱毒种薯供应需求,力争把威宁建成南方最大脱毒种薯生产基地。把“镰刀弯”地区10个马铃薯种薯基地作为威宁种薯扩繁的契机,把中央财政安排马铃薯资金用活、用好,抓好专用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示范和选育工作,引进或选育良品种,在全省范围内普遍推广种植。目前,威宁马铃薯种薯基地初具规模,全县组织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恒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年生产原原种5000万粒以上,2021年组织中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金农马铃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威宁县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等10多家企业在草海、迤那、秀水、雪山等9个乡镇建立原种基地1630亩,一级良种基地2.5万亩。
强化优质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发展、突出品牌的要求,威宁全县计划每年完成商品薯种植100万亩,建成优质高产商品薯、特色马铃薯、加工型马铃薯等示范基地。现有贵州威宁曙美佳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薯片,年生产量1000吨,总产值3000万元。
强化种薯质量及市场监管。加强马铃薯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实施质量检验认证制度,按照马铃薯脱毒种薯国家标准为准强化管理,建立严格的疫病监测和质量检测体系,加强马铃薯脱毒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实行种薯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坚决杜绝不合格种薯用于生产和流入市场。建立质量追溯制度,使威宁的马铃薯生产、销售、合作社诚实守信。
强力品牌创建推广。以“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为统领,着力培育“威宁洋芋”区域公共品牌,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积极组织申报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统筹利用好已获得的“威宁洋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资源,创建名优产品。
强化市场营销。积极引导公司、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到省内外大中城市了解和把握市场供需信息,指导薯农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提高商品率和和市场占有份额。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目前,威宁马铃薯市场营销体系逐步完善,建立各种马铃薯专业合作社86家,常年外销马铃薯商品120万吨以上,种薯外销90万吨以上。主要销售云南省、四川省、湖北省、广东省等周边省市以及贵州省内有关地区。
强化政策保障。按照“项目集中、资金集中、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创新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多形式、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采取奖补资金、补助物资等形式,支持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建设、商品薯生产、加工和物流、销售等环节,带动合作社和薯农的积极性,大力发展高质量马铃薯产业。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威宁马铃薯已初步形成了生产有基地,流通有市场,加工有企业的生产格局。威宁马铃薯从麻洋芋、粉果洋芋、乌洋芋等发展到现在的高淀粉型、低淀粉型、鲜食型、加工型、并用型等的早、中、晚熟180多个品种。2021年,全县种植马铃薯200.28万亩,其中早熟马铃薯种植19.28万亩,春种马铃薯种植181万亩,主要栽种品种有威芋5号、青薯9号、威芋3号、费乌瑞它、会-2号、米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威宁将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逐步实现品种优质化、布局区域化、加工系列化、销售订单化的目标,争创高原马铃薯优势品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