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让小香菇强县富民
嵩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伏牛山腹地,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4.1℃、降雨650~850毫米,是香菇种植的黄金地带,加之是山区,多数地方海拔超过500米,有很多海拔700米以上的河谷、盆地,植被茂密,昼夜温差大,特别利于香菇子实体干物质的积累,更造就了香菇盖大柄短、质密肉厚、滑嫩鲜美、香味浓郁的优良品质。
嵩县的食用菌种植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嵩县南部的白河镇、车村镇、木植街乡等乡镇的村民利用椴木栽培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后来从泌阳等地聘请技术人员,引进食用菌袋料栽培。
近几年,嵩县县委、县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建设标准化食用菌基地70余个,种植香菇、平菇、大球盖菇、羊肚菌、黑木耳等10余个品种。2021年,全县食用菌种植规模达1.5亿袋(其中香菇1亿袋),年产鲜菇13万吨左右,产值约10亿元,综合效益达40亿元以上,为我省食用菌十大基地县,产能位居全省食用菌生产县第四位,现已形成以白河镇、木植街乡、黄庄乡、车村镇、城关镇5个超千万袋的香菇特色乡镇为主,遍布全县各乡镇的食用菌生产格局。
支持力度大产业发展稳
2017年以来,嵩县县委、县政府把食用菌种植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连续5年出台食用菌产业发展奖补政策,设立食用菌科技创新发展奖补、企业带贫奖补、贫困户直接奖补、规模户食用菌种植奖补等,建立食用菌基地,促进产业发展。截至2021年,全县1500余户贫困户通过香菇种植人均年增收3600余元,已全部脱贫摘帽。
特别是近几年,在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站长康源春教授的带领下,河南省食用菌“四优四化”项目落地嵩县,连续三届河南省夏季香菇观摩培训会在嵩县召开,为嵩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提高了嵩县食用菌的知名度,叫响了“嵩县花菇”品牌。食用菌产业的后续发展将带动更多农户增加收入,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经营主体多产品销售旺
通过政府扶持,企业、个人兴建,嵩县现已建成标准化的菌棒生产工厂8家、菌种生产工厂5家、工厂化双孢菇生产基地一个,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合作社达156家、家庭农场达32家、家庭经营户达1000余家,有标准化香菇生产基地70余个,用于香菇保鲜的冷库40余座,香菇产品加工基地两个。全县每年通过电商销售香菇2500吨,销售香菇酱、即食香菇片等产品3000吨左右。
品牌创建快产品质量优
为提高嵩县香菇的知名度,嵩县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加快“三品一标”申报,连年召开“嵩上好礼”区域公用品牌创建运营和省级食用菌会议。目前,嵩县食用菌注册品牌4个,3家企业生产的香菇荣获国家绿色A级产品认证,两家企业生产的香菇荣获国家无公害级产品认证,6家香菇生产企业荣获名优特新生产企业称号。2021年4月,“嵩县香菇”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嵩上好礼香菇品牌畅销省内外。(嵩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张宜伟)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