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主页 > 永续动态 > 其他媒体报道 >

“南茶北引”成就临沂“金名片”

来源:《环球》杂志 更新时间:2023-03-21 17:18

1679390374285335.jpg

沂蒙乡村振兴茶园一角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良好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茶叶生产,是“南茶北引”的主试区和主产区。截至2020年底,临沂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0万亩,干毛茶总产4500吨,茶叶产值9亿元。临沂全市共有12个县区产茶,是我国江北绿茶的一个重要产区。

值得一提的是,沂蒙绿茶是临沂市具有资源优势和文化底蕴的特色农产品,受到国内外茶叶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南茶北引”成就沂蒙绿茶

沂蒙绿茶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明代起当地就有茶树分布。临沂茶叶最近一轮的发展,俗称“南茶北引”,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关于当年“南茶北引”的背景,山东省茶文化协会原会长王裕晏曾有一段介绍文字:“在谭启龙来山东担任省长时,毛主席与他谈起‘南茶北引’,建议山东‘在山上多种些茶’。山东素有浓厚的饮茶习俗,是中国茶叶消费大省,即使每年从南方调拨4万多担茶叶,仍不能满足需求。当时茶叶是国家统配物资,是出口换汇的重要商品,增加调拨数量十分困难。谭启龙的到来,为山东从南方引种茶叶带来了机遇,他被誉为山东‘南茶北引’第一人。”

1965年,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谭启龙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青岛市中山公园种植的茶园,茶色香味均优于南方茶叶。随后,他便安排有关部门试种茶树。1966年,种茶领导小组在日照、莒南、莒县、蒙阴、费县、沂水六个县试种茶园90亩,并首次在日照试种成活7亩。这一“南茶北引”获得初步成功,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67年,种茶领导小组进一步总结经验,又在六个县试种了385亩,成活308亩,成活率达80%,临沂市“南茶北引”种植规模逐渐扩大。

“南茶北引”的成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目光。197310月,当时的山东省商业厅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县召开了“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的召开,宣告生长在江南地区的茶树可以在山东东南部沿海地区大面积种植。

沂蒙茶结束无品牌历史

1994年,临沂撤地设市。后来,我向临沂市农业局果茶站和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共同打造沂蒙绿茶公用品牌。2001年,我成立了临沂市沂蒙春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沂蒙春公司)和沂蒙茶叶园艺研究所。自此,带领沂蒙老区茶农、茶企发展茶园几万余亩。

沂蒙春公司成立后,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并成功注册了“沂蒙春”品牌,从此结束了临沂沂蒙茶“有茶无名”的历史。近年来,临沂陆续发展了20多家茶企业,这些企业各自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为了进一步推动沂蒙茶向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由我公司主持承办了临沂市第六届大宗茶评比活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茶农种茶的积极性。

2017年,沂蒙春公司向临沂市申报科研项目,同时为临沂产红茶、黄茶制定了相关行业标准,从而填补了茶叶标准在该领域的空白。这个行业标准使临沂市茶企的正规化、品牌化得到进一步提升,茶农和广大茶叶经营户也都有规可守。

后来,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本人协调运作,临沂市分别成立了市茶叶学会和市茶叶商会。茶叶学会和商会与沂蒙春公司经常举办活动,以茶助农为农惠农,逐步搭建起茶企、茶农、茶商的良性循环。

地理环境造就独特沂蒙茶

临沂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境内山区、丘陵面积占2/3,且山清水秀,地貌良好,素有“山多高,水多高”的特点;自然条件优越,没有“工业三废”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土壤呈酸性,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非常适宜茶叶生长和有机茶生产。临沂市属高纬度茶区,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且昼夜温差大,使得茶树光合产物积累多,茶鲜叶内含成分明显高于南方茶叶,经专家鉴定,沂蒙茶的儿茶素、氨基酸含量比南方茶同类产品分别高13.7%5.3%。受益于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沂蒙绿茶汤色嫩绿明亮,叶形舒展,栗香浓郁,回味甘醇,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叶片厚、耐冲泡、内质好、滋味浓、香气高,近似歙县茶。”这是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给沂蒙绿茶的评语。自“南茶北引”获得成功以来,临沂市所产茶叶就以这一显著特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得到了国内外茶叶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享有“江北第一茶”之美誉。

茶是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的产品,随着对茶园投入逐步增加和逐步提升科技含量,沂蒙春公司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有机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QS认证等,公司实施“科技兴茶”“质量兴茶”“标准化生产”,做到规范化操作、高标准生产,极大提升了茶叶制品的质量,单价比全国茶叶平均价格高出30%100%,经济效益显著。每亩茶园茶农纯收入一般为5000元至20000元,是种粮食收入的1020倍,临港区有的茶农仅靠卖鲜叶每亩就能收入5000多元,而且茶树寿命可达50年以上,能切实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前一些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逐步改善,到今天沂蒙绿茶已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品牌、懂技术、市场开拓力度大、资金较雄厚的加工企业、茶叶生产合作社和销售企业。随着“沂蒙春”“玉芽”“春山”“蒙山龙雾”等一批品牌茶叶商标出现在市场上,极大提高了临沂市茶叶的知名度,带动了茶叶销售,推动了全市茶产业大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1995年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莒南县团林乡李家桑园的“松针”、洙边镇界首一村的“玉芽”获得金奖,莒南县演马村的“雪芽”、高家沟茶厂的“龙泉翠芽”和“龙泉银剑”获得银奖。在1997年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李家桑园的“松针”获得名牌产品称号。在1999年第三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莒南县的“翠芽”“九坊回春”“东山龙井”和临沭县的“玉山春芽”获得二等奖。2001年,沂蒙春公司在中国(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上选送的“沂蒙春松针”荣获优质奖,选送的“沂蒙春雪芽”荣获一等奖,莒南县的“演马清”“演马碧雪”获优质奖。

除沂蒙春外,近年来已涌现出沂蒙玉芽茶业有限公司、临沭春山茶场、环河涯茶叶有限公司、蒙山龙雾茶叶有限公司、太公姜氏庄园有限公司、老子峪茶叶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茶企,这些公司所产的绿茶、红茶、白茶、黄茶在市场市具有较高知名度,多款茶在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获得优秀奖。

此外,近年来临沂市茶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品质的优化提升、沂蒙茶的市场提升和品牌的建设推广助推了临沂乡村产业振兴。临沂市重视茶产业发展,实施“沂蒙绿茶+子品牌”相统一的发展思路,加强资源整合,加大对“沂蒙绿茶”区域公用品牌的扶持和保护,莒南、临沭等地都把茶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来扶持。2021年,“沂蒙绿茶”品牌价值评估达到14.97亿元,其中“沂蒙春”“蒙山龙雾”“袁春山”“玉剑”“姜氏庄园”5个茶叶品牌进入全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前100强。

202175日,“南茶北引”群体被临沂市委评为“百名沂蒙榜样”;在近日举办的“沂蒙机关党旗红崇尚榜样建新功”市直机关沂蒙榜样发布暨事迹报告会上,“南茶北引”群体荣获“市直机关沂蒙榜样”称号。如今,在沂蒙大地上,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承载着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临沂茶叶事业开启新征程,向幸福出发。

(作者系国家高级农艺师、高级茶艺师、临沂市茶叶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临沂市沂蒙春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