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稻香小镇厉害了,羽毛球运动员王琳都来这里云认养稻田
10月16日,杭州市余杭区第三届“禹上稻乡”开镰节暨丰收月活动正式启动。
“禹上稻乡”位于余杭街道苕溪以北,拥有近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涵盖了永安、溪塔等8个村,土地面积达71.8平方公里。
近年来,余杭区余杭街道会同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实施了“禹上稻乡”建设项目,坚持以“稻”为基、以“创”为核,开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和数智农田管理,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等综合路径,推动“环境美”升级“产业美”,带动苕溪以北的全域环境提升、全链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永久性农田保护区实现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稻梦空间”来了
羽毛球运动员王琳云认养稻田
启动仪式上,羽毛球运动员王琳代表浙江省全民健身中心进行了云上稻田认养仪式。
随后,浙江省未来乡村实践基地、浙江大学农业与技术生物学院专家指导站、之江实验室数字乡村实验基地、良渚实验室健康驿站正式揭牌。
值得一提的是,“稻梦空间”数字化应用场景——“禹上稻乡管理驾驶舱”在活动中正式发布,描绘出了一幅未来乡村、数字乡村的生动画卷。
据余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禹上稻乡管理驾驶舱”围绕数字农业、稻梦空间、乡村治理3个应用场景,把数字化探头带到田间地头,用一双双“火眼金睛”时刻监测稻田里的一举一动,种植户坐在“禹上稻乡管理驾驶舱”内,就可以随时掌握作物情况。
“例如一旦农业害虫达到一定的比例,现场数据传回手机,农户可以根据手机推送的配肥比例,操作无人机实现对农田的病虫害防治和管理。”余杭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禹上稻乡管理驾驶舱”内共有8个模块,用数字化手段全方位保障了区域品牌大米的品质和口碑,更为创客云集、人才稻舍、稻香课堂等实现资源统筹与信息共享。
“稻香计划”发布
5大模块诚意满满
余杭街道正式发布了“稻香计划系列”,包含了引才聚才领共富、城乡统筹奔共富、农旅融合创共富、村企互促连共富、科技创新致共富5条致富“新道路”,为每一位在余杭街道挥洒汗水的人才们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实施新村民计划,发展新锐产业、打造新锐品牌”、“设立‘稻香创业金’,鼓励能人、资本下乡,对符合条件者发放一次性返乡创业专项补贴”、“个性化定制企业人才贷、人才信用贷、专利权质押贷款等‘稻香贷’,用于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对优秀人才依申请发放‘稻香服务券’,以年为单位,可免费参加禹上稻乡开镰节、丰收月等特色活动,并免费赠送一块‘人才田’或稻田认养包年套餐”……翻开“稻香计划系列”中的“稻香聚才十条”人才服务政策,无论是新落地的“新伙伴”、还是深耕已久的“老朋友”,都能在此之中一一找到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对应条款。
余杭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出台‘稻香聚才十条’,街道旨在用贴心的‘三服务’汇聚各类人才,激醒人才效应,推动数字农业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扩大‘禹上稻乡’地域品牌,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农旅融合”发展
精彩活动领略特色农耕文化
活动中,浙江交响乐团带来的稻田音乐节让不少人点赞。
除了音乐节,游客们在一整个月中都可以参与到丰收月的各项活动中,感受一场“稻香文化”大餐。
据了解,此次丰收月系列活动由4个周末主题性活动、丰收月贯穿性活动组成。在稻香“味”来派、稻香“艺”起来、稻香乘凉梦、稻香品文化4个周末主题性活动中,大家不仅可以制作、品尝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美食,还可以进行一场趣味农业体验项目、观看一场国风艺术展、感受一次非遗文化、学习一场农业知识。
而在丰收月贯穿性活动中,每个周末都有百米长桌宴、稻田迷宫、稻草动物乐园、草垛滑梯、共富集市、稻香乐园等,等着大家参加。
余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丰收月系列活动,一方面是想引导游客们体验稻作文化,进一步提升“禹上稻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积极打造数字营销本地生活,推出大米产品及衍生品、稻田认养套餐、研学线路等。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