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销合作社“变形记”
集美区社锚定城市核心消费人群,探索多样化销售模式。本报记者 郑东明 摄
清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学校园旁,一家挂着“集美供·罗卷卷面包店”招牌的店铺前,以学生为主的队伍已经蜿蜒到了街角。“新烤出来的菠萝包很抢手,而且这里的面包比其他店便宜多了,我要囤几个做早餐。”学生们低声交流着。面包店毗邻的好士多零食店、集美供供应链平台中心前,货车往来装卸货物,一旁果供夫果切店的冷气裹挟着新鲜水果的清甜。这条供销特色街区将多元业态聚合形成便捷消费场景,充分满足周边居民与学生群体的日常消费所需。
厦门市集美区,一个农业产业增加值占GDP约0.3%的典型城市区域。当土地资源无法支撑传统农产品自给自足,供销合作社如何从传统农业服务转型?集美区供销合作社在压力中寻找到新路径:主动转身,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转型。集美区社通过打造供销特色街区,深耕供销品牌建设,将业态整合与资源联动,切实将便民服务嵌入社区生活场景,充分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新路。
品牌为刃 劈开转型突围之路
“老供销”要突围,品牌化经营是第一步。稳定的客流量、持续的消费潜力让集美大学城商业圈成为集美区社转型的“试验田”。集美区社社属企业集美白鹤山供销社资产运营有限公司联合福建省城市快送供销有限公司,围绕消费者需求,盘活该核心地段商业资产,孵化自有品牌“集美供”,打造罗卷卷面包店、好士多零食店、果供夫果切店等店铺,以品牌生态叩开年轻消费市场大门。
走进集美大学城旁的供销街区,统一标识的“集美供”字样醒目亮眼。一旁的供销公园·集美茶咖俨然成了大学生们的校外自习室。
“学生们习惯下了课来这里上自习,点上咖啡,再到罗卷卷面包店、好士多零食店买一些吃食。现在供销合作社的产品已经成为他们的‘自习伴侣’。”集美白鹤山供销社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强坦言,“复古的装潢、网红产品,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但对消费者而言最大的吸引力来源于平价和优质。”
罗卷卷面包店作为“集美供”品牌矩阵的先锋,将品质与价格做到极致。集美区社与罗卷卷美丽面包公司合作,以资产入股,为面包公司经营赋能,同时通过原料直采、规模化经营等,实现比主流连锁面包店低10%~15%的亲民定价。“早上买个现烤面包,下午再来块小蛋糕,价格实惠还好吃。”一位常来消费的学生说。正是这样的口碑积累,让罗卷卷面包店最高日营业额达3万元。
罗卷卷面包、好士多零食店吸引来的年轻消费群体,也为集美供供应链平台中心带来了客流量。作为集美区供销合作社全自营的平台中心,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名特优产品,以及“集美供”自有品牌产品。平台中心店外,“为人民服务”的标语分外显著;店内,货物码放有序,“集美供”纸巾、果酒等自有品牌产品摆放在显眼位置。“通过打造自有品牌产品,让更多消费认识了‘集美供’这个品牌。” 集美区供销合作社主任王烽说,“一旁的供销公园还是‘一县一周’名特优农产品展销基地,我们定期举办展销会,为周围居民、学生等年轻群体推介来自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名特优产品。”
在供销街区尽头的果供夫果切店,专注为周边居民和学生提供便捷、新鲜的水果服务。从水果采购到加工切配,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每一份果切新鲜可口。“下班顺路带一盒切好的水果回家,既方便又新鲜。”周边居民对果供夫果切店赞不绝口。
“集美供”品牌矩阵通过统一的品牌标识、标准化的运营管理和严格的品质把控,在年轻消费群体和居民心中逐步树立起“平价、优质、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王烽表示:“品牌矩阵的优势在于协同效应,各店铺既独立运营,又共享供应链、品牌资源以及客户资源,形成1+1>2的效果。”未来,“集美供”将进一步拓展生鲜、日用百货等业态,不断完善品牌矩阵,扩大服务版图。
整合资源 锻造“低价高质”新标杆
支撑前端品牌店运转的核心引擎,在于供应链的高效整合。集美区社不再固守自营自采的传统模式,而是以开放姿态拥抱市场,成为资源整合者。
“我们的目标很清晰,就是要把流通环节的成本压到最低,把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体现在商品的终端售价上,让居民直接受益。” 王烽介绍。集美区社广泛对接厦门及周边地区的三十余家专业食品、日用品供应链公司及优质源头工厂。通过大规模集中采购,形成显著的价格优势。
在好士多零食店,货架标签清晰标注着对比价:某品牌盒装牛奶售价3.8元,比连锁便利店低1.2元;一款流行薯片售价5.5元,比大型超市活动价还低0.5元。“以零食店为例,我们与泉州南香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泉州南香食品有限公司以20%利润入股,通过利润共享的模式拿到产品的市场低价,最终将价格优势体现在零售终端。”这种肉眼可见的价格优势,成为吸引客流最直接的“磁石”。
“以前觉得供销合作社是‘老古董’,卖农资的。没想到现在开的店这么潮,东西还这么便宜!”附近社区的居民一边选购一边说, “比网购还划算,关键是供销合作社的产品质量有保障。”
除了看得见的低价,集美供供应链平台更将触角延伸至社区服务。通过与乐加超市合作打造集美供·乐加便利超市,将具有价格优势的粮油、蔬菜等民生商品稳定输送到居民家门口。截至目前,厦门市已开设51家集美供·乐加便利超市。
从囿于有限农业资源的困境中破茧,到精准锚定城市核心消费人群;从打造自有品牌矩阵深入校园、社区,到整合高效开放的供应链资源释放价格红利,当“老供销”不再拘泥于传统路径,勇敢拥抱城市消费新需求,它便能在服务民生、促进消费的广阔天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坐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