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沃野田畴光景新 洛阳集中连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洛阳网 记者:白云飞 更新时间:2025-05-19

初夏的河洛乡村,格外忙碌,也孕育希望——

在伊洛河滩区,连片流转、规模经营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正在全力进行抗旱浇灌和“一喷三防”;在都市城郊,孟津多彩长廊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聚集了50多家现代农业园区,享誉中原的“袖珍小西瓜”迎来采摘旺季;在黄河两岸,供排水一体化工程覆盖城乡,“四好农村路”纵横交错,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各地乡里中心,党群之家、乡村食堂、托幼中心汇聚于此,乡的韵味、城的服务,赢得群众啧啧称赞……河洛乡村正在发生的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一处处生动的新变化,汇聚成新时代乡村振兴洛阳实践的大文章。

近年,洛阳坚持把富民增收作为根本导向,把产业发展作为根本抓手,集中连片推进乡村振兴,科学划分52个集中连片示范区,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铺展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锦绣画卷。


00300800525_45dc8cf1.jpg 

位于伊滨区的洛阳国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智能温室内,工人正在采摘番茄

产业连片富乡邻

立夏已过,小满将至。洛河、伊河并流的夹河滩区,偃师区高龙镇高龙村一马平川,小麦生长进入最后灌浆期。

“收获前,再喷施一遍磷酸二氢钾,能够延长灌浆时间。”郭晓辉说。在种粮大户郭晓辉的地头,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细密的药雾均匀地喷洒在麦苗上。郭晓辉承包的土地位于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今年天旱,从拔节、抽穗到扬花、灌浆,麦子已灌溉了4轮。

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全力抗旱保粮之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时令鲜果已然缤纷上市。来到新安县,“磁五仓”最美乡村公路串联起的10万亩樱桃连片成熟,乡亲们迎来一年中最繁盛、最忙碌的季节。

忙得脚不沾地,乐得合不拢嘴。在五头镇神堂村永佳农场,返乡创业的“新农人”郭智锋打理着100多亩樱桃园,“白天搞接待,迎接慕名而来的采摘客。晚上开直播,把樱桃销到天南海北”。

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安樱桃虽有千年种植历史,但过去分散的小农经营模式,导致了品质参差、品牌弱化等问题。如今,在集中连片发展理念指导下,从土地流转、品种改良、规模经营的模式创新,到水肥一体、大棚栽培、智慧农业的技术迭代,再到品牌塑造、直播电商、农旅融合的业态升级,“千年樱红”乡村振兴示范区一跃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樱桃产区。

产业连片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如今,洛阳绿色杂粮、中药材、优质林果等特色农业产业链产业规模均超过100万亩。202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56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乡村蝶变绽新颜

青山入眼、田舍相望、清流潺潺,初夏的栾川县龙潭村格外清秀宜人。

哗哗哗——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沃地农场主理人张杏杏洗净时令水果迎接游客。以农场为坐标,溯流而上,泉水在山腰汇聚成龙潭水库,依库而建的现代化水厂滋养着整个小镇;顺流而下,污水管网沿着河谷串联乡村,蜿蜒接入镇区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

审视乡村建设,供排水一体化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工程。从“引泉掘井艰难吃水”到“拧开龙头随时可用”,从“污水直排靠蒸发”到“截污管网铺到家”,从“三天两头修”到“运维数字化”……这些年,洛阳全域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打破区划界限,集中连片建设,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供排水一体化覆盖率达96%,并通过以供补排、以城补乡的市场化方式,实现常态长效运营。

以供排水工程为突破口,洛阳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垃圾分类治理,加快实施农村路网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目前,洛阳成功创建4个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小浪底南岸灌区、故县水库灌区等灌区工程落地实施,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支撑。

美丽乡村唤醒了美丽经济。随着乡村面貌蝶变,乡村多元业态、多元价值加快释放。

步入栾川县老君山下七里坪村,一座座民宿小院与山林景观融为一体,唯美的设计、舒适的体验,别有一番情调。从过去的几间破败农房到前些年改建的农家宾馆,再到如今的高端民宿,乡村旅游在升级,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滋腻。

党建引领促善治

“在咱香泉村,真正实现了服务不比城里差!”步入宜阳县香泉村乡里中心,党群服务、乡里食堂、便民超市、托育中心、养老中心等功能集中布局,处处欢声笑语、热热闹闹。

党群服务中心是基层治理的主阵地。前些年,一些乡村村部建得很漂亮,但服务功能相对单一。

对此,洛阳按照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功能标准化的原则,全域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提升,累计打造2136个集政务服务、技能培训、养老托育、卫生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里中心。

公共服务,贵在长效。在运营中,各地把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采取公建民营、场所换服务等方式,既不增加村级负担,又让服务更加惠民暖心。以香泉村便民食堂为例,村里免了房租,经营者以优惠价为老人提供就餐服务,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以乡里中心为阵地,洛阳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常态化推进“三清两建”,创新实施乡镇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持续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广袤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

牢记总书记嘱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树立富民导向,集中连片推进,河洛乡村振兴之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