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亿!庆元香菇这张“金名片”!
香菇是庆元的一张“金名片”。2024年,庆元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达58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今年是庆元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的验收之年。庆元香菇自2002年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后,又于2003年注册“庆元香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中国食用菌行业第一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被纳入首批中欧互认互保名单并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2022年,庆元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正式获批筹建,筹建期为3年,从2022年10月至2025年10月。
近年来,庆元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出台《庆元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庆元香菇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等相关政策文件,制定《地理标志产品 庆元香菇》《香菇生产技术规范》2项国家标准以及《食用菌包装及储运技术规程》《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范》等3项行业标准,引导菇农根据标准投入生产,实现庆元香菇从传统栽培模式向规模化、智能化、工厂化模式发展。为推进示范区建设,我县成立市场监管局、食用菌产业中心、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工作协调机制,探索“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三合一发展模式,形成政策协同、业务联动和信息共享的组织体系。2024年,累计举办地理标志申报、标准化生产等专题培训12场,覆盖从业人员600余人次。
同时,创新“地理标志+司法保护”协同机制,与福建省松溪县、建瓯市等地签订跨区域执法协议,联合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化海外市场布局。2024年新增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11家,累计达28家,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共治”的保护格局。
我县还推广“智能控温”“生态菇棚”等新技术,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15个,辐射农户2000余户。依托“浙食链”溯源体系,实现地理标志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流程追溯,企业上链率达93%,2024年抽检香菇66批次,合格率保持100%,确保“真标准、高品质”。
建立线上线下双线排查机制,联合第三方公司实施舆情动态监控,利用“掌上执法”监管系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雷霆”系列和“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进行不定期检查,严厉打击损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违法行为,至今尚未发现严重违法行为。
我县设立“菇乡师傅”人才品牌计划,截至目前,庆元县已培养出625名食用菌产业(香菇师傅)从业人员和44名菇乡药师。此外,庆元县还与陕西汉台区、河北平泉市等地建立了“菇乡师傅”异地认证试点。
此外,庆元聚焦“高标准建设、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深化“1+5+N”现代化保护体系,优化技术标准,强化专项整治,力争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率达60%以上。同时,打造“庆元香菇”文旅IP,推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全国地理标志示范区建设提供“庆元样板”。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