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品牌引领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武琦 更新时间:2025-04-03

近年来,我国的中药材生产稳定发展,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5000万亩左右,比十年前翻了一番。321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刘莉华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继续支持建设一批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培育壮大中药材龙头企业,打造中药材特色品牌,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中药材特色品牌是推动我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土药材”也能变成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多年来,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一些道地药材产区和中药材产业发达的地区加快建设区域品牌,通过挖掘产业特色优势,完善道地中药材品牌体系建设,培育了一批影响力强的区域公用品牌。在中国农业品牌目录中,就有桓仁山参、雁荡山铁皮石斛、化州化橘红等33个中药材类品牌入选,其中,更有10余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了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在历史长河中,我国中药材品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吉林抚松县有1600余年的野山参采挖史和460余年的人参栽培史,当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放山”采参习俗,也流传着众多传奇故事;甘肃岷县当归则有1700多年的药用史和1500多年的种植史,其加工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广东化州化橘红也有1600多年的种植和使用史,愈陈愈良的特质赋予了其独特的收藏属性,催生出独特的化橘红封坛文化。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中药材品牌如何在传承中创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只有不断选育优良品种、开发生态种养技术、研发完善中药材生产装备,才能持续提高中药材生产水平,提升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一物一码”追溯体系,通过物联网监测种植环境,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供需,也能让消费者更直观了解药材来源和质量,增强对品牌的信任。

此外,只有创新拓展更加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赏药文、品药膳、沐药浴、带药礼,建博物馆、办采挖节、品天麻宴⋯⋯云南昭通加速推进天麻产业与旅游、文化、养生等产业融合;广西永福依托罗汉果产业,建设集产业、文化、创新和旅游四位一体的“永福罗汉果”特色小镇,形成罗汉果一二三产互补互促融合发展新格局。这些创新实践正在培育新的消费认知,中医药成为可感知、可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

相信通过深挖文化内涵,加强创新研发,拓展市场渠道,强化品牌引领,中药材产业定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