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产业“金钥匙”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产业旺,乡村兴。吉安是农业大市,物产丰饶,被誉为“金庐陵”。要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牢牢牵住产业“牛鼻子”,用产业“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致富门”。
要因地制宜选准富民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日前,《井冈山报》报道,永丰县沙溪镇拱江背村通过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曾经的负债村变成了富裕村。2018年,该村负债160万元,截至去年底,村集体账上有近100万元存款,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扇门。鞋子好不好穿,只有脚知道。如何发展富民产业,村民最有发言权。要基于一方水土,紧密结合资源禀赋、村情民情、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准选好富民产业,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用产业促增收,用产业促振兴。
要突出特色壮大富民产业。富民产业就像一根“金扁担”,一头连着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大蓝图”。吉水县水南镇充分发挥水南腐竹的特色优势,做大做强腐竹产业,去年生产腐竹约250万斤,总产值约1亿元。面对同质化的市场竞争,特色是打开销路的制胜法宝。要立足资源优势,明确“生产什么”,做深做细“土特产”文章,发展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要坚持产地带产品,围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做精做优农产品品质,走出一条错位发展路子。
要依托品牌拉动富民产业。近年来,我市以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攻坚战为抓手,做大做强农业品牌。“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荣登“2024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全国第七位,江西省地市级排名第一。“井冈山”品牌成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充分利用“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块金字招牌,“抓两头带中间”,拉动富民产业从“小而散”变成“大而强”,实现产品溢价、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为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