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春茶如何争“鲜”
▲今年3月1日定心茶园开园,市民前往感受采茶乐趣。通讯员刘纪湄摄
阳春三月,茶树上的嫩叶渐次冒出枝头,又到一年采茶季。
从永川、巴南、荣昌等低海拔茶区到万州、秀山等高海拔茶区,积蓄一冬的新芽次第舒展。这第一轮采摘的特早茶,早已令爱茶之人口齿生津,争相尝鲜。
特别是此时至清明节前,处于萌发初期的茶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风味最佳,同时又因产量有限,故而身价倍增,因此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茶叶是我市深入实施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着力打造“3+6+X”农业产业集群之一,其中特早茶又是我市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之一。
如何做足、放大重庆春茶“鲜”的优势,提升产业附加值?各茶业生产基地、茶企和科研院所纷纷“出招”!
依靠智慧监测
系统让采摘的茶叶更鲜嫩
春茶的“鲜”从何处来?
“这个主要跟茶叶里的氨基酸、茶多酚含量有关,也就是酚氨比。”市茶产业技术体系茶园绿色高效栽培功能研究室主任杨海滨说,一般而言,茶叶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泡出的茶就会清香爽口,没有涩味。
在正常生产中,氨基酸含量达到4%以上,就已经非常高了,此时茶多酚的含量就非常关键,若这个指标也高,口感也不会好。所以,春茶制作酚氨比一般要求在4%~10%之间,当然,这一数值更低则更好。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氨基酸、茶多酚的含量变化也非常快。“茶叶早采一天或晚采一天,可能就大不相同了。”杨海滨说,但由于春茶价高,往往茶园在茶树一芽一叶萌发比例达到5%就会开始采摘。
“在实际生产中,这个时间点的选择其实是靠经验判断的,而不是凭借科学数据。”杨海滨说。
所以,近年来,杨海滨团队致力于茶叶智慧化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茶园构建了“天空地”全方位的监测体系。
杨海滨团队位于永川区茶山竹海的科研基地是全市首个智慧茶园,茶树间安装了多个白色的茶树生长数据监测仪,可以收集周边200亩范围内的环境数据及茶树生长指标。
“看,我手里这是一个手持高光谱检测仪,可以根据监测仪反馈数据,针对性地做单棵茶树的指标检测。最近,我们又做了无人机巡检系统,可以实现茶园智慧检测全覆盖。”杨海滨一边演示一边说,有了这套系统,就可以用科学数据支撑茶园管理,提升茶叶品质。
如今,这套技术已在永川、万州、秀山等多个茶区推广运用。万州江南茶厂负责人万小红说,通过智慧茶园打造,依据监测数据,茶园实现精准管理和产品精准分级,产品品质明显提升,近两年公司的“玉毫秀芽”“三峡红茶”等产品在各大茶叶评比中获得金奖,“以前一年最多评得上一两个奖,这两年奖项几乎翻倍。”
融合乡村旅游
拓展新的消费场景
而要让抢先上市的“鲜”茶卖得更好,就有必要拓展新的消费场景。
最近,随着春季出游需求旺盛,在巴南区定心茶园,自3月1日开园以来,周末节假日高峰期每天接待游客一两千人,平时也有一两百人。游客们在茶园采茶、体验手工制茶,亲手为自己做出最新鲜的茶叶。
做茶旅融合,定心茶园在全市不是最早的,一开始也并不是有意为之。
“2014年,我们‘巴南银针’的老顾客提出了采茶需求,希望能够找个地方踏青。”重庆茶业集团总经理张璐说,她们就顺应客户需求,在定心茶园开辟了一小块区域,专门接待这些客人。
没想到,前来体验采茶、制茶的游客越来越多,张璐捕捉到了来自市场的“信号”——亲子游需求旺盛、中国传统文化受追捧。
经在国外考察葡萄酒庄运营模式后,2015年定心茶园正式推出了茶旅融合项目。
“我们完全走市场化运营的道路,在增强游客体验感上下了很多功夫。”张璐说,比如针对亲子游,增加了吉祥物、儿童茶服等元素;针对年轻人,在茶园规划了拍照打卡点、开设茶艺课等,为游客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
张璐认为,近年来,在茶旅融合板块,重庆茶业集团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方面投入很大,但茶旅本身不怎么赚钱,其效益最终还是体现在了茶叶销售端。
“很多游客来茶园时,对我们地产茶往往是不了解的,对江浙一带的茶认知度明显更高。”张璐说,但茶旅的拓展,让他们直观看到了茶园的管理、茶叶的品质,随后逐渐建立起消费连接。
张璐介绍,根据公司后台数据显示,在茶园体验后的顾客,90%都会产生购买,复购率也达到50%以上,“所以从‘大账’来算,茶旅对茶叶消费具有很强的带动力,就我们公司而言,为销售带来了10%的提升。”
目前,我市产茶区县乃至茶园几乎都推出了自己的茶旅线路,比如永川的茶山竹海、铜梁的安溪茶园、武隆的天尺坪茶园、万州区的凤凰茶乡等,它们通过拓展新的消费场景,助力地产茶的发展。
保鲜技术加持
一年四季都可以喝“鲜”茶
在消费端,茶叶如何更长久保“鲜”也至关重要。毕竟春茶生产是季节性的,消费行为却不间断。
“作为企业来讲,我们肯定是尽可能拉长销售周期,才能赢利。”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负责人鲁礼勋说,所以近年来,公司在为茶叶保鲜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名优绿茶永川秀芽,对于茶叶产品有“三绿”要求,即干茶外形绿、泡后杯底绿、泡出的茶汤绿。
“茶叶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外部环境都十分敏感,控制不好就容易变质,导致风味下降。”鲁礼勋说,其中有两个生产环节十分重要:杀青和保存。
高温杀青是为了快速去除茶叶的水分,保持茶叶的鲜绿。鲁礼勋说,以前高温杀青技术不成熟,导致茶叶杀不透,如今公司形成了“蒸汽杀青+微波杀青”的技术,“高温加热风,能够充分将茶叶中酶的活性杀死,提升茶叶外观品质。”
保存方面主要是通过冷藏,公司为此建了一个600多立方米的冻库。近期,正值春茶生产季节,一批批茶叶从生产线下线后,便被送到冻库中保存,待销售时再拿出。
“茶叶保存就是要隔绝空气,避温、避光,我们都是用的铝箔袋来装,这种材质不透气,且相比塑料包装它本身没有气味,也不会影响茶叶风味。”鲁礼勋边说边打开一袋去年生产的茶叶,溢出的仍是一股新茶的清香。
鲁礼勋说,冻库可将茶叶的温度控制在5℃以下,将加工好的茶叶抽真空包装后放入,可保证1年半内品质保持在鲜茶的90%左右。
“我们好多顾客都反馈,说我们的茶叶不管任何时候买来喝,风味都没有太大差异。”鲁礼勋表示,通过一系列“锁鲜”技术,云岭牌永川秀芽实现了周年销售,公司年收购原料10余万斤,制作名优茶三四万斤。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