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于安玲: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更新时间:2025-03-12

世界上农业强国无一例外都是品牌强国。我国虽然有很多特色优质农产品,但很多有名品没名牌,更缺乏叫得响的国际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大多占据低端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济宁市委副主委、济宁市乡村振兴事务中心副主任于安玲提出,打造农产品品牌,可以引导农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通过提升农产品质量、改善服务、扩大宣传,把我国特色农业资源变成国际竞争力,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巩固和扩大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开发新产品的出口市场,实现我国农业由大到强转变,实现附着在农产品上的文化输出和传播中国农业品牌理念与价值观,从而振兴农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因此,亟须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于安玲表示,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面临品牌意识不强,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规模小而弱,缺乏区域和集约化生产;农产品品牌建设前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资金支持不足制约了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各种品牌层出不穷,质量不稳定等诸多困难与问题。

针对农产品品牌建设遇到的难题,于安玲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完善品牌认证制度。加强对农产品认证机构的监管,对农产品严格执行谁认证谁监管制度,对乱发证不监管或监管不到位的认证机构严厉处罚或取消认证资格,确保认证农产品真正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要求,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消费者对国产农产品的信任度,真正树立起认证农产品的公信力。同时激励农产品生产主体,建立有特色指标的企业质量标准,打造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和推广。加强品牌意识的培养,加大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通过媒体宣传、展销会等方式,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认可农产品品牌,提高其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通过官方新闻媒体针对农产品进行宣传,多设计一些公益栏目,比如可设计一档知名主持人主持,邀请有关人大代表参与的“乡村振兴代表行”活动,选一些内在质量优、有一定规模的土特农产品,通过到生产基地做活动,助推农产品品牌建设。

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品牌建设的投入和培训,同时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帮助生产主体掌握品牌建设的技巧和方法。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农业农村部门已经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体系,通过追溯码可以对农产品生产的全程质量进行监管和追溯,还实施了农产品承诺合格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可以倒逼生产者、销售者、加工者注重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对国产农产品的信任度,增强农产品品牌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消费国产品牌农产品的良好氛围。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可以将农产品品牌建设纳入品牌建设总体规划,组织农林、财政、工商、质监、供销、商务、宣传、食品、交通、科技、金融、税务、法律等相关部门参与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合唱”,加大对创建“品牌”农产品的企业或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长效投入机制,特别加大金融、税收、科技、财政对创建农产品品牌的政策支持,推动竞争环境的有序化,支持鼓励新产品开发、机械化“种、养、加、研”,推动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