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县:山海情深 携手共富
山海协作、同心奔赴,千里相携、共创未来。今年以来,盐池县持续优化并深化闽宁协作工作机制,聚焦特色产业升级、产业集群构建、消费帮扶助力农民增收、劳务协作提效等“四项行动”,对标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民族团结进步等“三个新样板”,全力推动闽宁协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2月21日,在盐池县闽宁协作仓储电商物流配送中心,传送带“嗡嗡”作响,扫码枪的“嘀嘀”声此起彼伏。数十名身着工装的快递员穿梭于堆积如山的包裹间,指尖翻飞分拣货物。这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共配中心,由滩羊集团借助900万元闽宁帮扶资金倾力打造,现已成为盐池县物流配送的重要枢纽。该中心日均邮件分拣量约6000单,高峰期日分拣量可高达9000至10000单。
为提高电商物流分拣中心专业化运营水平,打造辐射周边省份、县区的区域物流集散中心,该共配中心由滩羊集团与中国邮政盐池分公司合作运营。宁夏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部长王玉珍表示:“我们全力推动电商物流分拣中心做大做强,邮件年增长量达到15%以上,并给予县内滩羊肉销售企业、养殖户1-2折的运费优惠,大幅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每年优惠50万元以上,切实为企业发展和养殖户增收‘减负’。”
在花马池镇佟记圈村,5座银白色大棚在戈壁滩上格外醒目。拉开门帘,湿热的水汽裹挟着西红柿的清香扑面而来,棚内藤蔓攀爬,草莓、西红柿长势喜人,已然成为该村家门口就业的“致富果”。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闽宁协作的支持。
过去,佟记圈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产业发展缓慢。为发展壮大村集体,拓宽村民增收渠道,2023年,该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争取闽宁帮扶资金500万元,全面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新建5座日光温室并全部种植草莓和西红柿。如今,这些大棚年产量约3万斤,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7万元。
近年来,佟记圈村依托闽宁协作项目,积极探索建立“支部+企业+农户+订单”的经营发展模式,突出落实项目联农带农机制,拓宽本村农户增收渠道,促使群众收入稳步提升。
“通过雇佣本村脱贫户进行大棚种植,每年用工100人次,户均可增收2000元至3000元。”盐池县花马池镇佟记圈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海瑞说道。
看着村民们日益丰盈的腰包,王海瑞满怀信心地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种植高端反季节蔬菜水果,全力挖掘大棚的最大经济效益,力争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助力当地脱贫户增收致富。”
2024年,盐池县共投入闽宁协作资金4980万元,实施了闽宁示范村巩固提升、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就业、能力提升等8类24个项目。今年,该县将继续打造闽宁协作升级版,奋力谱写闽宁协作新篇章,续写新时代的山海情深。(记者 冯荣 见习记者 周志敏 李金汰)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