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白山“新三宝”看“土特产”如何蝶变升腾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俗语曾生动描绘出长白山物产的丰饶。如今,在这座蕴含丰富立体资源的宝库中,人参、矿泉、松花砚正崭露头角,凭借其独特价值,成为长白山的“新三宝”。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一方资源孕育一方潜能。只要因势利导、深入发掘,这方潜能便能绽放出夺目光彩,让“土特产”焕发出耀眼光芒。透过长白山“新三宝”,我们得以探寻“土特产”实现蝶变升腾的奥秘。
“土特产”,区域发展的关键密钥。对于区域发展而言,“土特产”意义非凡。其中,“土”代表着本土特色,它是独特竞争魅力的坚实根基;“特”即特色所在,是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标识,是发展的灵魂;“产”则强调主动能动性,是形成产业的关键要素。白山市位于长白山核心腹地,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坐拥“中国人参之乡”抚松县、中国长白山靖宇矿泉城以及“中国松花石之乡”江源区,共同构筑起长白山“新三宝”的强大矩阵。将这一“矩阵”升级为声名远扬的“巨阵”,使其叫响全国、走向世界,白山市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精彩发展之路。
多元举措,助力“新三宝”蝶变腾飞。整合资源,扩大产业规模:以白山市人参产业发展协会、抚松县人参协会等社会团体及相关企业为核心力量,致力于品种培育。先后成功培育出21个优质长白山人参品种、2个西洋参品种,并累计收集各类人参品种资源达2100余份。同时,深度挖掘“人参深加工”潜力,全方位拓展产业价值链条,加速推动人参产业的工业化进程。科技赋能,释放发展动能:积极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借助科研力量研发更多人参应用场景与产品。在矿泉产业方面,鼓励企业紧扣市场需求,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大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扩大投资规模,持续开发高端矿泉产品,科学研制特色健康功能性矿泉饮品,推动矿泉产品朝着优质化、多元化、功能化方向稳步迈进。多元开拓,提升市场影响力:打造松花石产业园区,从设计、生产加工到销售以及市场化运营等各个环节,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探索出“松花石 + 文创”的“以文兴石”产业发展路径,精心研创出八大类、300余款松花石系列产品,在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收获了大量拥趸。这三大产品,依托优质天然资源,融合现代科技创新,涌动着现代化发展的澎湃动能,成功实现了从“土特产”到“新三宝”的华丽蝶变。
长白山“新三宝”的形成历程,实则是“土特产”如何华丽转身成为市场宠儿的生动范例。“土”,意味着立足本土,深度开发乡土资源,这是区域发展的根本;“特”,突出地域特色,彰显当地独特风情,这是区域发展的使命所在;“产”,则要求真正构建起成熟产业、形成产业集群,这是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长白山“新三宝”的成功经验表明,其他地区同样具备成功的可能。只要能够静下心来,深入挖掘自身独特资源;耐住性子,培育并发展自身个性特色;沉得住气,逐步实现从小到大的发展,就必定能够取得成功。
“土特产”是区域发展的特色源泉,是乡土资源与现代产业的重要交汇点。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我们期盼,更多地方能够充分挖掘自身“土特产”潜力,将其成功蝶变为市场上的“新宝物”,让“土特产”发展成为支撑区域经济的“大产业”。(殷建光)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