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海陵试验区:让“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来源:阳江日报 记者:王静 更新时间:2025-03-05

在田园小径中漫步休闲,在浪漫花海中打卡徜徉,在农家乐餐馆尽享美食,在田间地头体验采摘蔬果的乐趣,在独具特色的民宿感受乡村的静谧闲适……春光正好,近日,记者来到海陵岛,看到不少游客或结伴同行,或携家带口,观景望海,踏青赏花,尽情享受着这里的温暖气候和田园风光。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带动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海陵试验区立足资源禀赋,锚定打好生态、乡村、文旅“三张牌”,全方位激活农文旅资源要素,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积极推动三产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文铸魂、以农兴旅、以旅强农、产业互融”的发展格局,打造农文旅高质量融合“海陵范本”。

深挖资源潜能

精品民宿集群发展

海陵试验区拥有优质的山海资源,疍家文化、海丝文化、宋遗存文化交相辉映,大角湾海上丝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国字号”品牌熠熠生辉,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该区已有9个村落发展民宿产业,将游客的“流量”变为“留量”。

春日出游,一些人文景点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点,具有宋文化特色的谷寮艺术度假村就是其中之一。近日,记者走进闸坡镇南村村委会谷寮村,沿着村道一路向前,道路两侧翠竹丛生,沿途分布着古谷泉酿酒坊、南宋古井、古驿道、壹乐小院等。16栋“修旧如旧”的民宿分布在村内,在古渔村风格的基础上融合了南宋文化,或是园林院落式的风雅,或是花木掩映式的田园诗意。火焰藤的藤蔓爬满了民宿小院的整面墙,如瀑布一般倾泻而下,美不胜收。一些游客正在不同风格的民宿外打卡、拍照,欣赏沿途的美景。

乡村民宿的发展,契合了现代人远离喧嚣、享受自然、寻味乡愁的美好追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海陵岛的气候很不错,民宿的条件和服务也很好。我和老伴准备在这里停留一周左右,看看滨海风光,品尝特色美食,安享休闲时光。”来自湖南的游客胡女士表示。

“我们在2016年引进了谷寮艺术度假村项目,由企业出资租赁村民的闲置旧房进行改造,打造特色民宿,与音乐、露营、文创、研学等业态跨界融合,以‘民宿+’活动形式传播本土文化。”谷寮艺术度假村负责人陈永毅告诉记者,谷寮村的民宿集群,一部分以独立小院的形式出租给民宿主,由民宿主自主经营管理,每间民宿都有独特的风格。目前,度假村正在推进景观改造和乡村文化体验屋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游客体验感。

随着南村村委会谷寮村获评全市民宿发展示范村,谷寮艺术度假村成为海陵精品民宿的一张名片,一批疍家民俗游、乡村文化游、海滨海岛游、研学游等特色旅游路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精品民宿的集群发展,为村内带来每年约120万元的租赁收入,也为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闸坡镇南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仕开表示,乘着民宿的东风,南村村正推动自留地发展综合商业体,与企业合作,建设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商住一体项目,盘活闲置资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三产加速交融

农文旅融合发展以农业为基础,融合文化和旅游元素,能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

海陵试验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深入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壮大“产”的规模,打造多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土特产”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2024年,全区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均突破20万元。

近日,记者来到海陵试验区珍珠马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下丆村种植基地,只见工人们正在清理田间的杂草,准备采收珍珠马蹄。与之相隔不远的全过程绿色数字化种植试验田内,两个容量达5吨的发酵桶静静伫立在田地旁,装载着鱼头、虾壳为原料的发酵肥、有机肥。村道一侧的田里种植了大片的珍珠马蹄,另一侧的田间,分布着圣女果、茄子、蓝莓、番茄等作物,累累果实挂满枝头,长势甚是喜人。技术人员正在田间忙碌,检查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方式,推动合作社的珍珠马蹄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带动种植户100多户。在产品深加工方面,先后推出珍珠马蹄椰子鸡鲜汤、珍珠马蹄椰奶燕窝露两款产品,正计划引进全自动清洗去皮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作为产业园牵头企业,广东壹牛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绿种植的试验中,发酵肥、有机肥保护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群体,作物在良好的土壤条件下生长更健康,大大减少了病虫害。下一步,计划申请建设海陵岛珍珠马蹄全绿零碳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区,种植珍珠马蹄、特色粮食和果蔬,宣传珍珠马蹄的历史文化和种植过程,供市民游客休闲观光,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打造了珍珠马蹄、南药、海红香米、无核荔枝、海陵凤梨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在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中,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闸坡镇农业办主任梁仟允表示,海陵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适合咖啡树的生长。咖啡种植经济效益较高,当前正规划在新盐村委会竹丆村、那拿村委会东边村发展咖啡种植、咖啡体验区等,打造咖啡文化之旅。

激活“美丽经济”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近日,记者走进闸坡镇那拿村,只见大片的油菜花正绚丽绽放,金黄色的花海漫无边际,仿佛给田野铺上一层金黄色的地毯。微风拂过,花枝摇曳,浪漫花海与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田园美景图。不远处的东澎农业生态基地中,冰荔、番石榴、圣女果、桑葚等生长繁茂,主食椰子的走地鸡活蹦乱跳,小飞鸭在池塘尽情戏水,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乡村产业发展有了基础,如何延伸贯通发展链条、进一步唤醒“沉睡资源”,做实农文旅融合文章?闸坡镇那拿村交出了高分答卷。

近年来,那拿村充分挖掘镇域乡村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以特色产业、文化为主线,与企业联合打造占地1500亩的花海文旅示范基地,并发动村民回乡投资,成立了东澎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盘活村中山坡地和撂荒土地380亩,打造集采摘、观赏、游玩、餐饮于一体的生态果园农旅项目。通过“农文旅+村委会+村民”的产业发展模式,让村民当上股东,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东澎农业生态基地种植了80多亩冰荔荔枝,当前,每棵荔枝树能够采收约10斤荔枝,产量逐年递增。基地主要种植的都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我们提前与企业联系,采取订单模式进行种植,畅通销售渠道。”那拿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保光表示,东澎农业生态基地已投入约500万元,下一步计划增种丝苗米、香水莲花等作物,打造20余个太空舱,与村内原有的民宿相结合,提供吃玩住“一条龙”的休闲服务。

善用“美丽资源”,激活“美丽经济”。海陵试验区积极将“绿水青山”优势转化为“美丽经济”胜势,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引入广东正然中草药基地项目,以麻礼村为试点向全镇19个村委会推行,打造“十九村十九品——南药产业集群”;依托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农文旅产业;丹济村通过村民入股推动2700多亩土地流转,与企业联合建设高品质的农业生产基地,“以花为媒”打造网红打卡点……

“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海陵试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计划打造一批更高标准的乡村民宿(酒店),大力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文创产品开发,活化利用古村落古建筑,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不断丰富文旅+新业态,打通集体经济发展“脉络”,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