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实探“中国茶叶第一街”—— 新会陈皮市场有多混乱?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记者:安明霞 更新时间:2025-02-27

2015年以来,茶行业创新推出了柑普茶、小青柑等系列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进而引起了人们对陈皮的关注。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经过3年的实验,向社会发布了对陈皮的研究结论,肯定了陈皮的功效,即陈皮能有效预防和减轻空气污染中有害气体引起的肺部炎症。这项信息发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陈皮的广泛关注。疫情期间,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新版的诊疗方案提到了陈皮等多种中药材被搭配成不同的中药制剂发挥治疗作用。在这些事件的推动下,具有保健功效的陈皮逐渐被北方人认可并喜爱。喝陈皮、藏陈皮已成为一种消费新时尚。

近日,记者在北京市场调查了新会陈皮的销售情况,新会陈皮市场的混乱程度令人惊讶。

假冒产地、虚报年份

已成行业普遍现象

记者来到被誉为“中国茶叶第一街”的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通过调研发现,这条街90%的商户店内都有陈皮销售,或是散皮出售,或是陈皮礼盒出售。价格从每50克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标注的年份从3年到30年的均有。当记者问到产地时,店员往往会回答“新会”,记者再询问,同一年份为何价格不一样?店员回答:“价格高的来自新会陈皮一线核心产区天马,而价格低的来自非核心产区,但肯定是新会产区。”

记者在马连道茶城一楼一家既卖茶叶又卖陈皮的店铺坐了下来,希望能品鉴一下该店5年的陈皮,店员马上向记者推荐了一款自称物美价廉、包装精美的陈皮礼盒。店员介绍,这款陈皮原料来自新会核心产区东甲,采摘于2019年的圈枝柑果园,经过5年的仓储,2024年包装销售,125克仅售228元。店员打开另外一个玻璃罐让记者闻了一下,问道:“是不是果香味很足呀?”店员从罐中取出一块陈皮,掰了一片放到盖碗里冲泡了起来,一边冲泡一边给记者介绍陈皮的功效。当记者确定要购买,问能否优惠时,店员表示:“马上过春节了,给您个吉祥价198元。”

随后,记者将刚买到的陈皮拍照发给新会本土的茶企负责人,请他鉴定一下产地和年份时,他告诉记者:一是该陈皮最多存放了3年;二是从外形来看,应该是来自四川的川红橘皮;三是从价格来看,这个价格买不到新会产区的陈皮,更不用说是东甲产区了。他还向记者算了一笔账,2019年从果农手里收购东甲产区的果柑大概25/斤,大约20斤果可以晒出1斤陈皮;此外,在仓储、干燥、晾晒的过程中还有损耗,最终实际包装销售时也就只剩7两至8两(350克至400克),再加上仓储的成本和时间溢价,东甲产区5年的陈皮,其市场零售价区间应为4000/~5000/斤。

记者来到一家2022年在新会注册成立、销售中心设在北京马连道、以线上渠道销售陈皮为主的某企业。该企业销售人员介绍,疫情之后陈皮市场异常火爆,公司股东均有着丰富的茶叶销售经验,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嗅到了陈皮市场的巨大潜力,于是联合在新会投资创办了该企业,还成功打造了一款销售量达40万盒的爆款产品。销售人员拿出该产品向记者介绍,规格为250克的6年东甲陈皮,网上销售价168元,红色礼盒包装,春节走亲访友既大方、又喜庆。记者看到该公司售卖的全部陈皮产品,在宣传中均标注了产地来自东甲、天马、梅江的其中之一,而在陈放时间上多号称10~30年。

走访中,记者发现,所有的店员都称自家销售的陈皮来自新会,而且是东甲、天马、梅江核心产区。然而,新会陈皮的核心产区真有这么多的柑果供全国销售吗?记者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新会陈皮有核心产区和非核心产区,其中核心产区历史上包括梅江、东甲、西甲、天马、茶坑。2000年之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西甲村逐渐变为城区,已无果园,目前只剩下四大核心产区,果园面积总计不到5000亩。市面上这些号称来自新会陈皮核心产区的谎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在马连道代理新会陈皮头部品牌的一位颜姓经销商告诉记者,陈皮市场的混乱程度远比茶叶市场严重,如果仅仅是将年份多说几年,将新会非核心产区的陈皮称作核心产区的陈皮,这些算是有良心的企业家了!最为可怕的是原料来自四川、福建、重庆等地的橘子皮,经过工艺处理后作为陈皮销售,有的含有霉菌,有的加了柠檬黄、糖精,这样的陈皮在电商平台和实体门店随处可见。特别是陈皮进入北方市场,被北方消费者认知还不到10年的时间,消费者在购买时难以分辨、判断产地的真假和陈放时间的长短,往往只能听凭商家的介绍。

谁来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新会陈皮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润肺止咳等功效,其丰富的药用价值对身体的机能具有一定的调理和养护作用。陈皮的价值已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如此混乱的销售市场,消费者在购买时无从下手,难道源头就没有人监管吗?

记者与新会区某知名陈皮企业负责人交流,该企业负责人表示,2015年以来,新会陈皮、柑普企业注册数量激增,有些企业是实实在在地使用新会柑果在生产、加工陈皮和陈皮茶,但更多的外来企业仅是注册企业、租用一个简单的小厂房,这样的做法换来的是,在产品包装上可以标注产地为“新会”。事实上,这些公司销售的大部分陈皮及陈皮茶并非来自新会。在利益的驱使下,无论厂家还是经销商都选择了价格更为便宜的其他产地的果皮。2024年开始,新会区有关部门开展了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源头混乱的现象有望得到改变。

早在2006年,新会陈皮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认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持有人为新会区农学会。据介绍,2023年,新会区农学会制定了《“新会陈皮”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2024年启动了证明商标授权使用工作,通过核查企业资质和陈皮产量发放授权证书,消费者购买正宗新会陈皮时,可要求经销商出示由新会区农学会发放的原产地证明商标授权证书。同时,新会区农学会也表示,对于市场上那些在销售中冒充“新会陈皮”的商家,将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此外,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时一定要向商家问清楚——产品是陈皮、广东陈皮还是新会陈皮。自古以来,陈皮以广东所产为佳,广东的多个地区均有柑园可以生产加工陈皮,这些陈皮在历史上被称为广东陈皮,以区别其他省份所产陈皮。在广东陈皮中,又以新会所产的陈皮为上品,功效远胜其他广东陈皮。除广东陈皮外,用其他省份的椪柑皮、橘子皮等加工生产后称作陈皮的产品,专家认为没有饮用价值,建议不要购买。

2024年底,在新会区泓达堂陈皮有限公司举办的一次会议上,新会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李志刚介绍,新会果园面积16万亩,陈皮全产业链总产值从2011年的不足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30亿元,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陈皮产业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记者相信,在源头端,新会区人民政府不断推出保护管理措施,提升新会陈皮地理标志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在消费端,随着消费者对陈皮的了解,那些假冒伪劣产品会无法立足市场,消费者一定能享受到正宗新会陈皮带来的健康价值。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