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青年入乡创业的“蝴蝶效应”
大红花被、红辣椒串、搪瓷杯、报纸糊墙……最近,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横河陈村的一家艺术工坊以东北新春传统风格的装饰,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拍摄、探店。店主是两名入乡创业的女青年。“来到横河陈村,我们被这里古朴的老街、木头老房子吸引,决定在这里创业。除了硬件条件,这里的创业氛围也十分吸引人。”一名店主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青年选择入乡创业,乡村成为青年追逐梦想的热土。同时,青年的到来,也带动了地方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乡村的创业成本较低、自然资源丰富,为青年入乡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许多青年受益于低成本的土地租赁,将农业与创意产业结合,开设农场、文艺工作室、特色餐馆等。低成本带来高收益,吸引更多青年参与其中。
此外,政策支持也助推了青年入乡创业。从土地流转到税收优惠再到创业资金,政策支持为入乡青年送来缕缕“春风”。以椒江区为例,当地政府通过提供创业资金、降低租金、优化服务等方式,为青年创业者提供适宜的“创业土壤”。
青年到乡土创业、扎根,有效激发了地方的创业气氛和文化氛围。正如在椒江区创业的一名青年所说:“这里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创业青年。我们常常串门、聊天,思想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入乡创业青年既带来了资金与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创新的思维方式。他们将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的新理念与新技术应用到乡村经济中,创新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乡村经济从传统的单一农业向多元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在横河陈村,有的青年创业者通过“农业+旅游”的模式,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农场不再只是种植蔬菜的地方,还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大量游客和消费者,带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有的创业团队通过创新产品设计、改良原有产品、开发文化产品,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助力农业现代化。他们在市场上叫响了品牌,为乡村增加了人气。
大量青年入乡创业,不但解决了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也为乡村带来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人才回流。创业项目的实施和发展离不开劳动力,在当地招聘村民、培训村民,既让村民有了赚钱的渠道,又促进了乡村人力资源优化和经济繁荣。发挥青年创业者的引领作用,可以让地方获得更多投资,打破了过去的思维定势,探索出适合本地发展的新路径。
青年入乡创业具有“蝴蝶效应”,为青年筑梦提供了无限可能,推动了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创业梦想在乡村遍地开花、青春之花在田间地头绚丽绽放的美好图景,将在更多地方加速成为现实。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