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厚植,绘就为农服务新画卷 ——浙江省供销社持续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聚焦新的历史条件,浙江省供销社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和为农服务先行示范的浙江样板,构建全国最优现代化为农服务体系,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健全服务机制、加大服务供给、统一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能力,为“三农”发展的壮丽征程赋能添彩。
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链守护的温暖陪伴
浙江省供销社秉持政策导向,精心织就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深度嵌入全产业链。2024年以来,全省系统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托管、育种供苗、测土配方、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服务,规模突破1800万亩次。从嘉兴水稻播种规划的精准指导,到金华农产品收获调配的有力保障,再到衢州果园田间管理的悉心呵护,以及湖州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绿色实践,供销社身影无处不在,守护农业生产全程。
临安区供销社把3000亩退化竹林改造成“省级水果笋现代农业园”,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为农民开辟增收新路径;萧山区供销社将大田托管与美丽田园建设结合,打造出杭州“麦田CBD”,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景观的和谐共生;镇海区供销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超20万亩,在农作物防统防治、粮食烘干入库等环节全面发力……
虽前行之路挑战重重,如服务辐射受限、资源整合棘手、人才短缺等,但浙江省供销社锚定 “六大工程”,志在三年攻坚,完善服务体系、树立示范标杆、提升服务质效、借数字革新引领行业,笃定迈向为农服务新巅峰。
流通网络建设:城乡融合的畅通动脉
“十四五” 期间,浙江省供销社立足乡村实地,匠心编织流通网络,激活城乡经济循环。三级县域流通网络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强势崛起,县乡村物流配送、商超协同联动,充分发挥“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功能,消费品零售额与农产品销售额斐然。
山区供富大篷车点面开花。针对农产品流通中的短板弱项,浙江省供销社深化乡村末端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按照农时规律开展“供富大篷车”特色农产品“收购季”活动。截至2024年12月,浙江省共开通“供富大篷车”446辆,服务覆盖39个山区海岛县,常态化服务400余个乡镇、3500个偏远自然村、129万群众,帮助偏远山区海岛农产品销售超4亿元,有效解决山区农产品 “运得出、销得好” 的问题,成为乡村产品流通的希望。
冷链物流建设快马加鞭。省供销社大力支持开化、玉环等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建设,打造绍兴、湖州区域性智慧冷链物流中心,金华冷链产业园设施先进、管控智能,嘉兴桐乡三级冷链网层级分明、覆盖周全,农产品从田园到市场 “鲜” 路无阻,品质如初。
农产品流通体系亦是繁花似锦。据了解,嘉兴水果市场作为全国最大的专业果品市场,连续四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配送网在浙农控股引领下精准布局,春节期间,浙农市集旗下各市场销售表现亮眼,猪肉类及水产类产品销售火爆,销量相较平日增长300%,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主力军;农贸市场、社区超市等农产品流通服务平台终端专业运营,狮峰茶叶等电商品牌营销活力四溢。
深化产业农合联:乡村振兴的活力引擎
农合联,这一汇聚各方资源的 “能量核”,在浙江省供销社的引领培育下熠熠生辉。浙江省内产业农合联依傍各地农合联服务中心,将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推广、信用服务等关键职能紧密融合。
其治理架构尽显民主活力。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多元会员秉持民主精神,借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畅抒己见、协同共治。金华婺城区茶产业农合联以章程为圭臬,选贤举能,组建理事会、监事会,常聚首共商发展;慈溪匡堰镇农合联紧密团结会员,依令推进改革,在政府与农户间架起沟通桥梁,让政策与民意交融互通。
其服务机制尽显贴心周到。农合联全力打造全链利益共同体,农资配送经其高效调配,精准触达田间,“智慧农资商城” 如便捷桥梁架在农户与优质农资之间;创新农技推广基地,将前沿科技播撒乡村,如余姚市农合联广聚 54 位专家组建智囊库。湖州长兴的 “葡萄、芦笋、大闸蟹” 产业农合联,杭州淳安的千岛湖茶叶产业农合联,诸暨的香榧产业农合联,它们如繁星般散落于特色农业版图,扎根产业聚集区与现代农业服务中枢,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坚实支柱。
观照当下,浙江省供销社持续性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的画卷在浙江徐徐展开。全省供销社系统坚持把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地方农合联建设等作为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夯实为农服务基础的重要内容。展望未来,浙江省供销社将聚焦主责主业,牢记为农服务宗旨,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持续优化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奋力谱写浙江省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通讯员:罗舒丹 杨瑷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