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浙李坚果工坊 点燃共富“新引擎”

来源:建德新闻网 记者:吴舜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近年来,位于李家镇工业功能区的浙李坚果工坊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亮点。作为李家镇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回归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浙李坚果工坊不仅致力于坚果及休闲食品的生产销售,还积极探索新的增收渠道,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由李家镇的优秀游子引回的浙李坚果工坊,宛如一颗被精心培育的种子,在李家镇生根发芽。如今,该工坊已有一条日产25吨坚果的生产线,每年创造1000万元的产值。这里的每台入味机、烘干机和包装机,精心雕琢着每一颗坚果,让它们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美味桥梁。

据浙李坚果工坊负责人王国红介绍,浙李坚果工坊是2022年开始运行的,目前有12种产品,绝大部分都是本地的土特产。成立工坊之前,自己也在做食品生意,跟镇村领导频繁接触后,得知本地的农副产品符合自己的销售渠道,也正好适合自己的专业,于是就成立了浙李坚果工坊。这样既能够保证当地农副产品的质量,也解决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及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走进浙李坚果工坊的包装车间,一幅热火朝天的画面映入眼帘。包装线上,操作员快速熟练地将处理好的坚果装入精美的包装盒中,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专注与热忱,手中的工作不仅是对产品的精心呵护,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通过与镇村紧密合作,浙李坚果工坊精准匹配各村的劳动力资源,创建了一个高效的工作对接平台。该平台特别设立了低收入农户“绿色通道”,确保他们能够优先获得工作机会。目前,工坊已吸纳周边30余名农户就业,其中包括7名低收入农户。工人们每月平均收入达到了4000余元,每年可增收近5万元,收入显著提高。

春节前夕,业务繁忙,工坊人手不够,李家镇龙桥村结合“劳动一小时”活动,安排志愿者和党员来工坊帮忙打包和包装。龙桥村党支部书记杨满花说:“自从工坊运行以来,给我们村民增加了收入,村民们种植的农产品也不愁卖了,现在都集中到这里进行加工销售。村集体的分红一年也有10万元左右。”

2024年,浙李坚果工坊新开设的直播间成为了促进销售的新引擎。通过线上平台,工坊直接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利润空间。主播们详细介绍了产品的加工过程、品质优势,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此外,直播间还经常举办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效应。浙李坚果工坊直播运营汪洪卫说:“通过直播,我们作为生产厂家会向客户介绍产品怎么来的、怎么做的。以前我们专门走线下,现在正在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包括抖音、淘宝、视频号等。”

王国红表示,工坊销售一直比较稳定,一年销售产值1000万元左右。2024年,工坊采取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模式,业务更加繁忙,已超额完成全年的销售任务。工坊目前以传统的批发市场为主,线上直播为辅。从直播开始以来,每天大概有3万元到4万元的销售额。下步,将继续拓展销售渠道,同时细化产品本身,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不同类型的产品。

自成立以来,浙李坚果工坊盘活了全镇10个村的闲置资源。此外,该项目还在培育地方特色农业产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李家镇番薯、花生等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拓宽了销售渠道,实现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李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李家镇将持续推动“共富工坊”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深化镇村企校“党建联建”,盘活闲置资产资源,积极拓展现代化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增值增效空间,着力打造具有“浙李”辨识度的共富工坊矩阵,为强村富民注入新能量。

【编后语】一颗坚果,串起了乡村与城市的距离;一个工坊,点亮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们,正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记者 吴舜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