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荆品名门” 打造千亿级荆门农业品牌

来源:荆门日报 记者:周勇 通讯员 曹宇航 更新时间:2025-01-08

res04_attpic_brief.jpg

2024湖北农业博览会

 

res07_attpic_brief.jpg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2024年,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大“荆品名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实施《2024年“荆品名门”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以“荆品名门”公用品牌和“六个一”工程建设为核心,重点推进渠道拓展、品牌宣传、企业服务等工作,推动了品牌建设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荆品名门”及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品牌动力。

这一年,“荆品名门”不仅荣获“2024区域公用品牌卓越传播奖”,更代表荆门市在湖北农展荆门优质农产品活动周中创下了销售佳绩,总销售额累计达到7613.25万元,位居全省榜首。同时,在2024湖北农博会上,荆门展区的农产品共达成了4332万元的企业意向订单额。此外,“京山桥米”的品牌价值被评价为414.84亿元,这一成果进一步提升了荆门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千亿级荆门农产品品牌,“荆品名门”正在奋力前行。

拓展市场营销渠道 加速农特产品流通

以创新营销为驱动,线上构建多平台视频矩阵,吸引3000+观看量,直播带货成交额亮眼。线下依托农创中心,成功对接武商量贩、中百集团等大型商超。开设湖北省政府采购网荆门乡村振兴馆。亮相10余场大型展会,累计200+企业、500+产品参展。“荆品名门”产品和销售渠道得到广泛拓展,助力荆门农业蓬勃发展。

加强线上通路拓展,营销优质农品

积极拓展互联网流量主阵地,精心策划并建设了涵盖抖音、视频号、央视频、九派通、荆视频等平台的视频矩阵。通过短视频形式,生动展现“六个一”工程、“荆品名门”会员企业及重点产品,有效争夺用户注意力,累计观看量突破3000万。一是开展中国农民春晚直播带货。在第十四届中国农民春节联欢会现场,组织网络主播与主持人互动,推介“荆品名门”优质农产品,如京山桥米、高油酸菜籽油、漳河清水小龙虾、风干鸡、食用菌、钟祥葛粉等200多款产品,累计带货成交额超过100万元。二是开展农展活动周直播带货。在“厚道荆门·品味农谷”湖北农展荆门优质农产品活动周期间,不仅每天安排主播现场直播,还联合省农广校开展“荆楚农广 寻美湖北”系列活动,组织6批助农主播亮相直播助力。活动期间,共开展直播带货126场次,线上销售总额470余万元,京山桥米、尚香风干鸡、聚汇酱菜、钟祥葛粉、荆门米茶、矮子馅饼等单品成为线上销售爆款,其中尚香风干鸡、矮子馅饼等单品7天累计销量破百万元。

加强实体化运作,打造招商样板

为加强“荆品名门”实体化运作,依托中国农谷·农创中心,开展“识别体系、产品体系、渠道体系”系列配套建设,强化线下渠道支撑力。一是开展省会地区渠道推广。在湖北省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荆门馆展出江汉大米(京山桥米)、荆喜高油酸菜籽油、荆合香牛牛肉、神地鸡蛋等系列产品。与市招商局联合在武汉天河机场搭建“才聚荆门”礼遇服务平台与“中国农谷”品牌宣传推广平台,集中发挥人才礼遇、中国农谷宣传、“荆字号”产品推介、招商引资等多种功能。同时,在湖北省政府采购网荆门网上商城开设乡村振兴馆,在线展示近20款“荆品名门”形象产品和70多家会员企业信息,并提供网上交易服务,供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选购。二是依托农创中心开展渠道招商。以农创中心为窗口,积极发展“荆品名门”经销商,对接开拓武商集团、中百集团、武汉粮油集团、武投控集团等大型商超渠道。配合农创中心招商和渠道营销,开展系列品牌宣传,涵盖省级农口媒体、交通广播、城区LED阅报屏网络、网络媒体、交通枢纽传播矩阵,提升农创中心知名度,助力聚集人气和引流获客。三是策划制作招商宣传作品。拍摄制作了《长江谷文明 荆楚新门户》《厚道荆门 品味农谷》《荆品“食”光楚韵“农”》等多部宣传片,以及“荆品名门”动漫片、高油酸菜籽油动漫片等系列招商文创作品,有效提升了品牌形象和招商吸引力。

亮相大型展会平台,开展集中推介

组织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大型农产品交易会,广泛传播“荆品名门”区域品牌形象,展示推介“六个一”工程系列农产品,拓展合作商机。参与湖北农展招商选品订货会(荆门站)、“厚道荆门·品味农谷”湖北农展荆门优质农产品活动周、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24湖北农业博览会、2024中国品牌日(上海)及中国·湖北品牌价值发布会、农创中心年货节、“遇见‘谷文明’·TAO醉屈家岭”开幕式、花漾农谷·荆品花卉展销会、“i荆门·e起购”网络购物节等中省市10余场展会活动。累计组织300余家农业企业携带农特产品亮相各级展会平台,江汉大米(京山桥米)、高油酸菜籽油、漳河三白虾、荆门牛肉、风干鸡、葛粉、漳河蜜橘等500余款特色产品得到广泛推介和集中展销。

深化品牌宣传策略 多元渠道扩大影响力

巩固品牌宣传力度和势能,持续推广“荆品名门”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六个一”工程为主的产业形象及优质产品,通过传统媒体宣传和新媒体宣传同向发力,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媒介立体传播,推动区域品牌和“六个一”工程公信力、认知度和知名度持续提升。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进,塑造品牌公信力

一是开展传统媒体系列宣传。充分借助传统媒体权威度高的优势,在《三峡日报》《荆门日报》《荆门晚报》等纸媒刊发系列专题报道,深度展示“荆品名门”及重点产业发展成就。刊发专题包括《“农”头昂扬乡村兴——宜荆荆都市圈加力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品牌赋能,让更多荆品跻身名门——“荆品名门”品牌协会2023年工作纪实》《“荆品名门”助力荆门农产品走出去——2024年湖北农展招商选品订货会侧记》等。二是开展新媒体宣传。运用新媒体手段,拍摄制作并发布《长江谷文明 荆楚新门户》《厚道荆门 品味农谷》《第十四届中国农民春节联欢会系列展播》等30余部大型活动短视频,涵盖品牌故事、产业推介、产品介绍、活动纪实等多个方面,通过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显著提升了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此外,通过交通要道媒介扩大宣传覆盖面,在中心城区主干道公交线路通过品牌冠名和语音报站推广区域品牌和中国农谷·农创中心。

立体传播矩阵构建,巩固品牌知名度

整合中省市媒体资源,实施多渠道立体传播策略,实现线上线下、省内省外的全面覆盖,有效提升“荆品名门”品牌知名度。一是借助中省媒体高位造势。“湖北农展荆门优质农产品活动周”各媒体宣传报道达到了260余篇,其中中央党校党建头条、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文网、中新网、农民日报、经济日报、湖北日报等中省媒体报道200余篇,累计总访问量破6000万,互动量超200万,品牌声量持续攀升。2024湖北农博会活动期间,湖北电视台、搜狐网等中省媒体对荆门展馆及专题推介会进行了深入报道。湖北电视台《楚天经纬》电视栏目报道覆盖3000余万观众,门户网站与省市媒体相关报道累计阅读量超过500万次,转发评论量5万+次。二是深耕市级媒体根据地。荆门日报、荆门发布、荆门晚报、荆门社区网、云上荆门等媒体及“荆品名门”官方微信紧密联动,定期更新品牌新闻动态,发布《第十四届中国农民春节联欢会在荆门举办》《用镜头记录荆门三月的勃勃生机!》《“荆品名门”助力乡村振兴,阳春三月展现新气候》《亮了!荆门品牌》《2024中国品牌日亮点聚焦:荆门品牌集群闪耀亮相,携手谱写区域品牌新未来》《湖北农展荆门优质农产品活动周在汉启动》《我市300余款优质农产品亮相湖北农博会》等系列主题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品牌风采与荆门农业的新气象,深化品牌在本地市场的认知度与好感度。

创意宣传活动频出,提升品牌影响力

为深化品牌印象与增强消费者体验,策划了一系列创意宣传活动。一是组织自媒体达人团采风。邀请1000万粉丝自媒体达人组成的采风团到湖北农展荆门活动周活动现场打卡、品鉴、采风,通过照片、短视频、同步图文推送等方式,在新媒体平台上制造话题营销,阅览量突破5000万,进一步扩大了荆门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荆品名门”品牌的影响力。二是策划品牌展区打卡点。在大型农产品交易会、年货节等场合,组织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展示推介“荆品名门”系列农产品,精心打造“荆品名门”特色展区,吸引众多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拍照打卡。三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营销。线上电商平台促销与线下展销会、品鉴会相结合,全方位覆盖消费者,双向促进销量增长。

完善品牌服务体系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提升本地农业企业竞争力,围绕“荆品名门”和“六个一”工程建设,提供知识产权、质量建设、企业赋能三个方面的服务,为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排忧解难,赋能企业提质增效,促进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强。

知识产权保护到位,夯实品牌资产基础

积极构建“荆”字号系列商标知识产权保护矩阵,巩固品牌核心资源,做大品牌无形资产。2024年,新获得商标注册证书62件,初审公告商标20件,获得版权登记证书2件,并通过积极维权成功撤销他人注册的多个“荆”字号商标,消除了商标注册过程中的障碍。截至目前,共申报商标519件,成功获得商标注册证书412件,版权65件,外观专利7个,顶级域名6个,有效巩固了品牌核心资源。

质量提升行动见成效,助力产业链发展

一是有效开展油菜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为切实推动荆门市油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荆门油菜产业发展第一市,品牌协会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万千百”质量提升行动的通知》精神,精心组织荆门市油菜产业链质量提升项目申报工作并成功入选。项目由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荆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荆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协会三方联合实施。项目通过实施荆门油菜产业链调研、质量认证认可、产品检验检测、人才帮扶行动、品牌建设推广以及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等系列服务举措,进一步提升我市油菜产业链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提质增效,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荆门油菜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入20余家油菜产业链企业走访调研、质量技术与管理专题培训、加工风险点防控专题座谈会、20余款核心产品检验检测、5家重点企业质量管理认证、4家重点企业质量管理改进贴身服务、质量检验红黑名单、质量管理提升通用手册等10余项质量提升服务举措,有效提升荆门油菜产业链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二是提升“一站式”质量服务站数字化水平。接入湖北市场监管智慧服务一张网,为会员企业提供标准制定、计量、检验检测、质量认证、知识产权、政策咨询等系列便捷服务,广受会员企业欢迎。

服务会员企业多元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立足品牌协会职能,为会员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扩充产品库、优化荆品供给、为会员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强化党建促进会建以及提升队伍服务能力等措施,有效提升了会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同时,深入会员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扩充产品库优化荆品供给。强化“荆品名门”产品体系建设,以精品品质和严选标准面向全市农产品进行筛选,实现“荆品名门”产品SKU达到703个。办理会员企业入会事宜,截至目前共有201家会员企业。同时,编制《引导会员企业使用“荆品名门”品牌标识的工作方案》,引导和激励会员企业积极申报并有效使用“荆品名门”品牌标识,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和品牌附加值。二是为会员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2024年,“荆品名门”品牌授权企业21家,授权优质农产品50款,累计授权企业达到99家,授权产品达到403款。运用“荆品名门”传播矩阵推介企业产品,并将品牌化产品导入“荆品名门”品牌营销平台,进 驻农创中心概念店、“荆品名门”小程序、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众多营销渠道。为企业产品提供销售支持,预计年度销售额可达8亿元。深入国宝桥米、绿邦生态农业、荆沙蔬菜种植、吉泰农产品种植、绿悠缘家庭农场、大金龙农牧、新春养蜂、光明养蜂、漳河绿玉茶叶、马河天台山农场等20余家会员企业开展调研活动,了解会员企业经营现状和发展需求,帮助企业解答或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强化党建促进会建。品牌协会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日常业务与会员服务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党建+品牌建设”行动,激发党员在品牌推广、产品优化、服务升级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立党员联系会员企业制度,每位党员联系若干家会员企业,不仅传递党的政策声音,还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将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有效促进了协会工作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为会员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力。四是提升队伍服务能力。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培训与实践,持续强化团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成为会员企业的贴心助手和品牌发展的有力推手。实施“学习型组织”建设计划,除了坚持每月的月度培训学习和每日晨会分享外,还引入了在线课程、专家讲座、行业论坛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容涵盖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新闻宣传等多个领域,旨在全面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行业视野。同时,鼓励员工主动发现并解决会员企业的痛点问题,真正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畅想未来 续写品牌新篇章

展望2025年,市品牌协会将继续紧扣市委、市政府“十四五”规划目标,以及市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指导精神,与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农谷实业集团等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深入推进“荆品名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与“六个一”工程的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和农产品畅销全国,为我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贡献品牌力量。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