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味道”出道记
汉川河蟹、汉川莲藕、富硒鸡蛋、杨林沟芋头……12月16日,走进汉川工农业产品“共享”工厂店农产品展区,多款耳熟能详的汉川特色农产品人气高涨,深受消费者青睐。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物产。近年来,汉川市以富民兴村为鲜明导向,依托特色优势产业,聚焦培育土特产大品牌,打通产销融合新路径,让乡村“土”味飘香四方,勾勒出乡村发展的好“丰”景。
绿色生态 赋能品牌“提档升级”
12月16日,走进汉川天歌螃蟹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亚鹏正在蟹塘边指导工人有序收获螃蟹。透明分装箱内,一只只即将横行餐桌的“蟹将”们,煞是惹人喜爱。
打开基地电脑中的产品追溯平台,输入社员许志刚的名字,其养殖基地使用的投入品名称、数量一目了然。曾亚鹏说,合作社为每一位成员建立用药档案,从源头控制投入品的安全,并开展行业自律行动,以高品质、无公害的产品要求赢得市场信赖。
汉川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制定出台《汉川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创新建立生态标准、智慧监管、循环农业发展机制,为汉川产出的农特产品贴上安全放心的“生态标签”,今年汉川河蟹综合产值预计达50亿元。
汉川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产粮大县、中国河蟹之乡、全国水产百强县,孕育了一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汉川味道”如何飘香四方,让“土特产”成就富民“大产业”?为此,“品牌强农”战略应运而生。
坚持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汉川培育出杨林沟芋头、马鞍荸荠、西江北河甜玉米、刘家隔御驾桥黄鳝等多个“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成为地方特色产业,持续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打造一批品质过硬、特色鲜明、带动力强、消费忠诚度高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
目前,汉川莲藕、汉川河蟹、杨林沟芋头等3件商品已获地理标志商标。“汉川莲藕”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汉川汈莲”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名录、“汉川河蟹”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链上发力 让“流量”变“留量”
走进湖北惠致农贸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区,清洗、去皮、分拣、加工后的莲藕被输送到各条生产线,经过去杂灭菌、包装入袋、贴标封箱,变成了“楚荷香”莲藕系列产品。
“一类莲藕进市场,二类加工成藕片、藕丁等,三类做藕粉,四类回田、做饲料,一根藕可以‘吃干榨尽’。”销售经理杨启介绍,公司每天可加工莲藕5万多斤,每年可消化基地、联合社、农户种植的鲜藕15万吨,年销售收入2.6亿元。
汉川是湖北省莲藕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全市莲藕种植面积超16万亩,年产商品藕30多万吨,莲藕综合产业年产值超34亿元,其中纯藕粉产量约占全国75%。
“农产品深加工对于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汉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汉川有规模以上莲藕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为了让莲藕鲜四季,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汉川积极搭建专业的产业发展平台,创新打造科技支撑平台,加快攻克相关关键技术,转化优质科研成果。
目前,汉川形成了开发区食品饮料产业、城隍华严糖果制造、麻河刘隔汈东莲藕制品、汈汊湖鱼类加工等六大农产品加工区块;2023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886.66亿元。
云端发力 “汉川味道”加速出圈
“在我身后,就是优质的汉川大米和富硒鸡蛋,品质有保证,请大家放心购买。”12月16日,在汉川工农业产品“共享”工厂店内,主播正在为大家介绍汉川特色农产品,不时引来消费者下单尝鲜。
“酒香也怕巷子深”,随着汉川特色产业茁壮成长,特色农产品已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如何让更多特产从籍籍无名到有口皆碑,从偏远的“酒巷”走向消费者的餐桌?
汉川市多方面拓宽销售渠道,深入实施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农村寄递物流全覆盖等行动,让更多优质农产品畅销全国,“汉川好物”系列农产品销路越走越宽。
数据显示,今年汉川拥有网络店铺8531家,网络企业744家,直播场次1.44万次,同比增长13.5%。1月至11月累计网络零售额29.72亿元,同比增长30.1%,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984万元,同比增长39.4%。
“依托电商平台和村级物流站点建设,以汉川莲藕、汉川河蟹、汉川小龙虾、汉川荷月等为代表的农特产品正加速出圈,特色农产品焕发新活力。”汉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汉川市还支持引导农业企业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店、消费帮扶体验店,积极组团赴外参展,丰富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以莲藕丰收节、汉川河蟹节等活动为媒,打造以赏荷采莲、游湖垂钓、品藕尝蟹等为主线的农旅融合示范基地,让汉川好物出村进城持续“热辣滚烫”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