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邮箱
当前位置 : 首页>>永续动态>>其他媒体报道

发展现代农业要走好品牌之路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 罗清平 更新时间:2024-11-19

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转变农业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的有力抓手。重庆集巴山渝水等宝贵自然条件于一体,资源禀赋独特,特色农产品丰富,拥有涪陵榨菜、奉节脐橙、巫山脆李等知名品牌,但尚未形成良好的品牌集群效应,需要通过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助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注重统筹规划让品牌“聚起来”。一是科学制定品牌建设规划。立足现有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突出抓好区域性重点产业,有计划、有目标地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健全梯次分明的品牌体系。逐步构建起以“巴味渝珍”品牌为龙头,地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产品企业品牌为支撑,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为基础的重庆农产品品牌框架。三是统筹做好品牌区域布局。整合同类农产品品牌,形成区域分布合理的公共品牌,规范行业行为,降低品牌内耗,实现区域、集群品牌资源共享,提升产业价值。

注重特色挖掘让品牌“强起来”。一是壮大特色产业集群。聚焦“3+6+X”农业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重点依托各类园区和市场,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的农业生产集群、加工集群和流通集群,推动柑橘(柠檬)、榨菜、调味品等生态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二是打造特色地理标志品牌。立足重庆独有的巴山渝水,积极引导各区县依托不同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一批乡土特色产品,同时突出乡土人文气息,丰富品牌文化内涵,实现品牌价值跃升。三是培育特色企业品牌。发挥龙头企业在品牌培育中的主导作用,以龙头化引领品牌化建设,培育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上立得住、叫得响、卖得好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注重科技赋能让品牌“优起来”。一是推动优良品种示范推广。通过组织实施优良品种选育工程、扩繁基地建设工程和良种推广工程,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从种质源头控制品牌质量。二是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建成类别齐全、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强绿色生态综合种养技术等一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确保农产品源头绿色生态。三是推动精深加工提档升级。以重庆提速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契机,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先进加工设备与技术的引进,聚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

注重营销推广让品牌“亮起来”。一是多维度增加特色品牌曝光度。坚持品牌宣传与“线下营销+线上营销”联动,组织“巴味渝珍”“三峡柑橘”等授权产品参加中国农交会等展会节庆,借助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流量推广和直播带货,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二是全方位发挥农产品品牌目录引导功能。按照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层级和范围,梳理形成重庆农产品品牌目录,定期向社会发布,引导社会消费,加速释放品牌效应。三是多层次构建市场营销网络。借力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影响力,逐步构建配送灵活、保鲜供应、长期稳定的营销网络,推动“渝品出山”“渝品出海”。

注重支撑保障让品牌“活起来”。一是完善扶持政策。增强各级党委、政府的品牌意识,对获得“三品一标”、重庆名牌农产品等认证的市场主体给予奖励补助或贷款贴息,加强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二是加强质量监控。强化农产品储运、保鲜、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动态监控,优化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推行产地标识管理、产品条形码制度,定期对品牌农产品进行跟踪监测,保证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三是强化综合服务。探索建立运作有序、功能完善的品牌农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信息网络,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为创建品牌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作者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乡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正高级经济师)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