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图新
新昌东茗乡的和美乡村 通讯员 张志远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道之行,壮阔无垠。
时光倒流回75年前,浙江省新昌县全县人口23.49万,工农业生产总值只有2984万元。弹指一挥间,如今,新昌大地发生了系统性、整体性的巨变,特别是近几年,新昌不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平安和谐稳定,而且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地更净,步步可观、处处皆景、村村如画、城乡秀美,展现了富民强县、均衡发展、绿色发展、共治共享的生动图景。
综合实力有劲头
新昌是山区小县,曾是省次贫县,但经过奋力赶超、跃迁奔跑,综合竞争力正迈向全国县域“50强”。作为一匹从山里跑出的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黑马”,新昌已经成为全国不少县市学习借鉴的标杆。
新昌一直以来以种粮为主,兼顾多种经营,1949年的农业总产值为2676万元。1978年改革开放后,新昌生产得到全面迅速发展,主要农产品如粮食、蚕茧超历史纪录,茶叶、长毛兔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尤其近年来,新昌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新昌优选”,呼吸新鲜空气、喝着山泉雨露的花生、茶叶、年糕、玉米饼、倒笃菜、果子烧、糟制品等优质农产品声名鹊起,串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共富链”。
与农业产业相比,底子薄、起点低的工业产业发展当属后起之秀。据《新昌县工业志》记载,197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开始超越农业总产值,确立了工业的主体地位。1999年10月21日,以新昌制药厂为主体的“浙江医药”在上海证交所正式上市,成为新昌第一家挂牌上市的企业。如今,新昌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医药强县、纺织基地、轴承之乡、冷配大县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高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汽车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占比超90%,通用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未来医疗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上市企业总市值2200亿元。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新昌敢于和最好的比、勇于同最强的赛、善于向最高的攀,近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站稳全市第一方阵,连续两年捧得“浙江制造天工鼎”,2023年GDP增长8%,首次突破6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730亿元,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提升至第52位。综合实力的增强,得益于历届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得益于坚持“工业立县、创新强县、生态兴县”战略不动摇,久久为功抓落实,从而走出了一条产业优、生态好、质量高的特色发展之路。
创新驱动有势头
新昌因创新而新,因改革而昌。作为资源小县的新昌,要实现转型发展,惟有依靠科技创新。长期以来,新昌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坚持“资源不足科技补、区位不足服务补、动力不足改革补”,围绕新兴产业培育、传统制造升级、科技人才引育等大力推动“小县大科技”,不断激发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动能。
毫无疑问,科技创新是新昌最亮的“金名片”,但这张“金名片”的打造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很早就谋篇布局。从2017年起,新昌将每年的5月31日设立为“新昌科技日”,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设立的县级科技日,且距新昌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交流县域创新经验时隔一年。
为集聚更多创新资源,2023年,新昌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设立“新昌—中关村科技人才港”,围绕高端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的上下游核心重点环节,精准对接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市海淀区科研院所资源,打造“新昌—中关村”科技创新对接桥梁。去年8月,集人才承载、技术研发、科创服务、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新昌高创园正式开园。针对县域创新中存在的创新资源分散、企业办事多头、部门协同不够等问题,新昌还设立了创新服务“云局”工作机制,通过虚拟“组织”实体运作,有力提升了服务企业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企业是主体,更是引领力量。三花智控作为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部件制造商,2023年研发投入约10.97亿元,同比增长10.91%;京新药业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药物研发中,尤其去年首个创新药获批,打破了国内抗失眠药市场16年无新药的局面;万丰奥特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首家国家级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获得多项国际创新大奖,成为行业多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起草修订单位。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新昌还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拥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近20家,初步形成了低空飞行器制造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约6亿元。
一组组关键指标数据,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加持,足以彰显新昌的创新实力: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连续9年保持在4%以上,创新指数位居全省第4,连续4年捧得“科技创新鼎”,2020年省科技领导小组专门发文推广新昌全面创新改革经验,2022年入选国家首批创新型县……这些都是新昌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诠释。
精致形象有看头
假如有人问起,现在新昌县城哪里最靓最热闹,全域旅游哪里打卡最火爆,和美乡村建设哪里最富有特色?想必多数人一时难以回答,因为如今新昌实在变化太快、变得太美,使得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标准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新昌城市建设开始加快,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昌进一步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速度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区加速向西发展。此后,新昌陆续建成县体育中心、“三馆”、世贸广场、海洋城等事关市民生活的公共建筑。2018年,鼓山公园建成开放,为新昌增添了一处可登、可游、可观景的城市公园。
眼下,随着拆迁和改造“双管齐下”,康乐广场、尹桂芳大剧院、里江北历史文化街区等地标相继建成,不少老旧小区逐步变成现代社区、高档住宅、文化街区。城区道路“白改黑”、管线入地基本完成,各类体育设施、阅读空间遍布城乡。持续打响祈福圣地、碳水王国、户外运动王国、疗愈度假王国“一地三王国”品牌,更是让新昌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成为新晋网红城市。
新昌积极探索和美乡村示范带促城乡融合路径,打响“梅棠雅集”“下岩贝·金山上”等片区化品牌IP,农村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华丽转身。随着去年金甬铁路的建成通车,新昌域内铁路高速纵横,乘坐高铁40分钟就到杭州、2个小时即达上海,原来“走不出”的山城正成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重要节点。
长风破浪过重山,奋楫扬帆再出发。新昌只要锚定“打造节点城市、争当共富标杆、跻身全国‘50强’”目标,用勇敢思维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作出更大贡献,以一域之光为省市发展大局增光添彩。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