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聚共富“硒”引力 ——巴东县“硒+x”模式延伸硒产业链
巴东“硒”物,荆楚稀有。
打开巴东硒产业地图,低山柑橘、二高山茶叶、高山中药材蔬菜阶梯式分布,茶叶、柑橘、中药材、畜禽、蔬菜五大特色农业产业链,链接116.8万亩富硒特色产业基地、157家硒食品加工生产企业,迸发“硒”引力。
巴东硒宝库中,40多种富硒产品被开发认证,38个“两品一标”获有效认证。一件件巴东富硒爆款产品在高铁、高速公路和黄金水道等交通网络的串联下,走出深山、俏销四方。硒产品加工生产总产值15.2亿元这一亮眼数据,有力印证了巴东硒产业链的“链”字效应。
巴东县以项目建设筑牢硒产业根基,借助标准一把尺、科技硬支撑、品牌塑造力,赋能硒效益直线跃升,向内培育主体,向外靶向招商,为硒产业链建设拓空间、添活力。
项目建设拉动硒产业“火车头”
4月28日,产自巴东县溪丘湾乡龙王咀的首款“神农溪”牌天然矿泉水在武汉市发布。
仅用时52天,矿泉水生产厂房从设计到主体完工,创造了项目建设“从纸上到地上”的巴东速度。龙王咀矿泉水源地含锶富硒,巴东县延长水产业链,开发“神农溪”牌矿泉水,以项目建设做好水文章、激活水经济,强势拉动硒产业“火车头”。
项目建设是硒产业的根基,关乎硒产业提档升级、弯道超车的源动力。巴东县以硒产业链重大项目建设为指挥棒,实行专班推动、专人跟踪、全程服务,为项目推进保进度、提效率。同时,落实“一企一策”帮扶机制,持续对茶叶、柑橘、中药材等产业采取“以奖代补”激励措施,全力打造生态茶叶、精品柑橘、道地玄参现代产业示范带。
“硒”产业大树如何根深叶茂?巴东县以特色富硒产业建设为依托,做好硒资源产品化、产业化、品牌化“三化”文章,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标准化种植基地,培育药材千亩村28个以上,建成两溪坪药材产地仓、野花坪药用植物园,做深硒药;推进茶叶生产全域绿色化建设,完成“巴东红”县域公用品牌注册,引导金果、高行等茶企出口创汇,做强硒茶;建设5万亩标准化管护柑橘基地,推进江北柑橘产业发展扶持项目,支持官渡口、沿渡河等乡镇创建柑橘产业强镇,高规格办好全省晚熟柑橘品鉴会,擦亮“巴东伦晚”品牌,支持镇、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小水果,做优硒果;树立大食物观,壮大蔬菜、畜禽、粮油等“硒+”产业,构建多元化硒品供给体系,做多硒品。
项目建设提档加速,硒产业“火车头”越跑越快,巴东县深入实施“硒+X”战略,抓好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的规划、标准、认证、发展、品牌五大体系建设,培育巴东郡贡茶、巴东柑橘等一系列优质产品,释放硒产业引领致富的强劲“硒”引力。
提质赋能硒效益“拉满格”
“果型正,味道好,还有硒微量元素的营养加持,这是水果世界的‘小王子’。”初秋时节,巴东县沿渡河镇骄顶寨苹果园,硕果压枝,满眼“丰”景,果园主人陈德凤称“辛苦没白费”。
14年前,陈德凤从山东引进富士苹果品种,没想到该品种个头小且不规则,表面布满黑斑。她当即向河北农林科学院的苹果专家请教“种植经”,在施农家肥、果树矮化处理和调整剪枝、疏果时间等方面改工艺、转方式,最终种出新版富士苹果。如今,2000余亩富硒苹果园成了陈德凤的“绿色存折”。
陈德凤的产业发展底气来自科技硬支撑。巴东县立足“富硒、有机、生态”资源,做深做细“产业、科技、文化”三篇文章,从精深加工、产品销售、品牌运营等入手,打造富硒产业人才队伍,组织企业开展标准化管理、市场风险应对、涉硒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培训,增加硒产业提质增效“智”动力。
同时,积极开展院校地合作,对接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及研究院(所),成立柑橘、茶叶、中药材专家工作站,争取专家支持,对重大项目建设开展技术指导。
科技硬核助力硒产品出圈,健全标准、创建品牌赋能硒效益提升。巴东县开展涉硒企业、涉硒产品联合检查行动,绝不让一件假硒伪硒产品溜进市场;整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检验检测、卫生健康等部门资源,建立健全硒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信息一张网、追溯全流程、监管全覆盖。
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新申报“巴东红”茶叶、“巴东海棠”地理标志保护商标2个,新申报使用“恩施玉露”“利川红”“恩施土豆”等州域公用品牌的企业5家……浏览巴东硒品牌建设成绩单可以发现,巴东硒物声名远扬。
当前,巴东县主动参与恩施州硒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引导全县将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有机结合,推动硒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扩大产品“硒”引力、市场影响力,赋能硒效益“拉满格”。
内外强体助力硒链条“链富路”
2023年,连续13年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巴东县再交新答卷:全县出栏黑猪2万头,巴东黑猪肉系列产品渐成食圈“顶流”,助农增收600余万元。
巴东县培育生猪养殖市场主体,深入推进黑猪产业链建设,将“硒”资源融入黑猪养殖全域、全程,让“硒”元素成为巴东黑猪最耀眼的卖点。
一部黑猪产业链成长记,离不开“硒”字解码。巴东县以龙头企业培育为抓手,引导涉硒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做优做精,细分领域,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以巴东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各乡镇特色创业园为拓展,集中吸纳涉硒企业、研发机构和关联产业入园。
巴东县清太坪镇将魔芋产业引入专业化、科学化、规模化发展轨道,成立湖北省佳芋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当地引进两家市场主体。在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参与的模式下,种芋扩繁基地面积达2100亩。
向内培育主体增内能,向外靶向招商添动力。巴东县成立现代农业产业招商队、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招商队,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库和重点客商资源库,谋划涉硒招商项目30个,用招商引资橄榄枝,为硒产业全产业链铺路架桥。
如今,巴东县深入探索“硒+x”模式,开发延伸硒产业链,彰显“土、硒、茶、凉、绿”特色优势,打造“硒+x”互融共进的峡江画城,形成共同富裕的澎湃“硒”引力。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