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保护地理标志,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对优质、特色农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是合理利用与保存农业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的现实要求,也是新时期促进农业发展、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
地理标志由产地商品名称、产品特定品质、商品声誉、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五要素构成,是法治思维与制度思维结合的产物,是市场思维与农业发展结合的产物,是可持续发展的均衡思维的体现,具有生态、经济、法律、旅游、文化、教育等六元价值;具有区域位置的突出性、品种品质的优异性、品牌价值的无形性、产权归用的排他性、效益影响的持久性等显著特征;具有优秀文化的传承功能、推介地方的名片功能、合法权益的保护功能、效益提升的催化功能、保护环境的生态功能、生产要素的积聚功能、市场开拓的推动功能和特色产业的整合功能等强大作用,与乡村振兴紧密相关,彼此促进。
截至2021年11月,邯郸市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累计达30件。产品涵盖粮食、蔬菜、果品、食用菌、药材、酒类、鱼类、家禽和禽蛋9大类。这些农产品地理标志蕴含着特定历史信息、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人文气息,经济附加值高,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特色农产品经济的发展源泉,是地方特色推介名片,已经成为邯郸农业发展的“新动能”,邯郸农产品的“靓丽名片”。
培育保护地理标志,就要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精心创造基层党建品牌,倾力打造党建红色“地理标志”。加强和创新乡村基层党建,实施“党建+人才”“党建+产业”“党建+生态”“党建+文化”战略,做好红色政治名片,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培育保护地理标志,就要大力创建多彩文化“地理标志”。深入挖掘邯郸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打造精品工程,促进乡村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培育保护地理标志,就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精心打造绿色生态“地理标志”,努力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振兴,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就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精心打造绿色产业地理标志。以产业振兴为契机,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打好“自然禀赋牌、历史文化牌、现代农业牌、产业特色牌”,培育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公用品牌、集群品牌,化区位特色为产业特色,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突出农业发展的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保护产地环境、传承农耕文化、挖掘内在潜力、营销特色产品、壮大产业集群、拓展农业功能、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市场竞争力,引领农业产业集聚升级,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培育保护地理标志,就要构建和完善地理标志开发、培育、利用和保护体制机制体系。一要讲好地标故事,创新宣传载体,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宣传,增强地理标志意识。二要完善政策机制。建立品牌联动机制,强化品牌规模聚集效应,加大对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通过扶优扶强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促进产业升级。三要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标准化管理,促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四要推进企业品牌发展和品牌延伸策略,实施企业品牌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重的品牌战略,提升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五要加强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化进程。六要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监管,实施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监管体系。七要构建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体系,明确地理标志法律责任,扩大保护范围,规范部门执法,依法保护相关主体进行注册登记、协调管理、技术支持、标准服务、检疫包装与环保等。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